
《从零开始,科学奔跑——跑步技巧入门》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 教学主题: 科学跑步技巧入门
- 教学对象: 初中二年级学生 / 跑步初学者
- 学生情况分析:
- 优点: 对新兴事物(如跑步)充满好奇心和热情,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较好。
- 不足: 缺乏正确的跑步知识,容易凭感觉乱跑,导致动作变形、运动损伤风险高;耐力普遍较弱;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畏难或怕累情绪。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认知: 了解跑步前热身和跑后拉伸的重要性及基本方法。
- 理解: 理解并说出正确跑步的四个核心要素:跑姿、呼吸、步频、落地。
- 掌握: 初步掌握正确的身体姿态、手臂摆动、呼吸节奏和轻快落地的技巧。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观察模仿、分解练习、游戏竞赛等方式,体验科学跑步的方法。
- 学会自我感知和调整,找到适合自己的跑步节奏。
- 培养自主锻炼的习惯和安全意识。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跑步运动的兴趣,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 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
- 建立科学运动、预防损伤的健康观念。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正确的跑姿(核心收紧、身体前倾、手臂前后摆动)和呼吸节奏(鼻吸口呼)。
- 教学难点: 身体协调性(手臂与腿的配合)和落地技巧(前脚掌/全脚掌着地,膝盖微屈)。
- 教学准备:
- 场地: 学校操场、田径场或平整开阔的场地。
- 器材: 口哨、标志桶/锥形桶(10-12个)、秒表、便携式音箱、心率监测手环(可选)。
- 其他: 准备好舒缓的拉伸音乐和富有节奏感的跑步音乐。
教学过程 (45分钟)
| 教学环节 | 时间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
| (一) 准备部分 |
8分钟 | 课堂常规与情景导入 动态热身 |
集合整队: 检查出勤,师生问好。 情景导入: 提问:“大家觉得跑步就是随便跑吗?为什么有些人跑不远就累,还容易受伤?” 引出“科学跑步”的主题。 简要介绍本节课将学习的核心技巧。 带领热身: - 慢跑(2圈): 用口哨控制节奏,强调跑姿放松。 - 动态拉伸(4-5个动作): 如高抬腿、后踢腿、弓步走、踝腕关节环绕等。 |
快速集合,精神饱满。 思考并回答老师问题,产生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目标。 跟随教师口令和示范,认真完成热身活动,充分活动开关节和肌肉。 |
集中注意力,营造课堂氛围。 激发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预防运动损伤,为后续练习做好身体准备。 |
| (二) 基本部分 |
30分钟 | 核心技巧教学与实践 | 跑姿解构与练习 (10分钟) 讲解示范: - “一顶”: 想象头顶有一根线向上拉,保持身体中正。 - “一收”: 收紧核心(腹部和臀部),身体微微前倾。 - “一摆”: 手臂前后摆动,手肘约90度,不左右晃。 - “一轻”: 脚落地轻盈,想象“踩在鸡蛋上”。 分解练习: - 原地的身体姿态练习: 学生原地站立,感受“一顶一收”。 - 原地高抬腿+手臂摆动: 练习手脚协调性。 - 原地小步跑: 感受前脚掌/全脚掌着地,膝盖微屈。 呼吸与步频节奏 (8分钟) 讲解示范: - 呼吸法: 采用“鼻吸口呼”,节奏为“两步一吸,两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 - 步频: 理想步频为170-190步/分钟,通过节拍器或快节奏音乐引导学生。 实践练习: - 节奏跑游戏: 播放不同BPM的音乐,让学生尝试跟上节奏,感受快步频。 - 呼吸配合练习: 学生慢跑,跟随老师口令(如“吸-吸-呼-呼”)调整呼吸。 综合与游戏巩固 (12分钟) “寻宝”折返跑: - 在场地上用标志桶设置几个区域,作为“宝藏点”。 - 学生从起点出发,跑到“宝藏点”做1个指定动作(如深蹲5个),然后返回,与下一位队友击掌。 - 教师指导: 在学生跑动中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并提醒运用所学技巧。 |
认真听讲、观察模仿: 仔细看老师的示范,理解每个要领。 积极参与练习: - 模块一:按要求进行分解练习,体会身体感觉。 - 模块二:尝试跟随音乐和口令,调整呼吸和步频。 游戏与竞赛: - 在“寻宝”游戏中,将所学技巧应用于实践,在趣味中巩固技能。 - 互相观察,在团队协作中提升。 |
化整为零: 将复杂的跑姿分解为简单易记的口诀,便于学生掌握。 动静结合: 从静态到动态,从分解到完整,符合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寓教于乐: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技能,提升心肺功能。 |
| (三) 结束部分 |
7分钟 | 放松整理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
带领放松: 播放舒缓音乐,带领学生进行静态拉伸,重点拉伸大腿前后侧、小腿、臀部等。 课堂小结: - 提问:“今天我们学了哪几个关键跑步技巧?”(引导学生回顾跑姿、呼吸、步频) - 表扬表现积极、进步明显的学生。 布置作业: - 知识作业: 回家后搜索一个你喜欢的跑步运动员,观察他的跑姿视频。 - 实践作业: 每周坚持2-3次跑步,每次20-30分钟,尝试运用今天所学技巧,并记录自己的感受。 |
认真拉伸: 跟随教师,进行充分的放松,缓解肌肉紧张。 积极思考与回应: 回顾本节课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记录与承诺: 记录下作业内容,形成课后锻炼的习惯。 |
促进恢复: 加速身体恢复,减少肌肉酸痛和损伤风险。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