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消品行业,高效的销售技巧是品牌脱颖而出的关键,随着消费习惯和零售环境的快速演变,传统的销售方法需要与数据洞察和新兴渠道深度融合,才能实现持续增长。

掌握现代零售终端的核心策略
现代零售渠道,如大型商超和连锁便利店,是快消品销售的主战场。“决胜终端”不仅仅是口号,更是行动的准则。
货架陈列的艺术与科学 货架是品牌与消费者无声沟通的第一现场,优秀的陈列能显著提升购买率,根据凯度消费者指数(Kantar Worldpanel)的零售审计数据,在包装食品领域,优化货架陈列能带来高达15%的销售额提升,优化的核心在于:
- 黄金位置抢占:与视线平齐的货架层是黄金位置,销售效率通常比底层货架高出70%至100%,争取将核心产品陈列于此。
- 排面最大化与饱满度:充足的排面能增强品牌气势,避免给消费者缺货或不受欢迎的印象,确保货架饱满,及时补货。
- 区域集中陈列:将同一品牌的不同规格、口味产品集中陈列,形成“品牌区块”,能有效提升品牌整体视觉冲击力,阻止竞品渗透。
价格与促销的精准触达 价格是影响消费者决策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灵活的价格与促销策略至关重要。
- 竞争性定价:定期进行市场巡访,监测主要竞品的价格动态,确保自身产品价格具备竞争力。
- 主题促销活动:结合节假日、季节变化或社会热点,设计主题鲜明的促销活动,在夏季推出饮料“买一送一”或“加量不加价”活动,能有效刺激销量。
- 数字化促销工具:充分利用零售巨头的会员APP、扫码领券等数字化工具,这些工具能帮助品牌精准触达高价值用户,并实现促销效果的量化评估。
激活传统渠道的深厚潜力
尽管现代渠道发展迅速,但遍布城乡的传统小店(夫妻老婆店)依然是快消品不可或缺的流量入口和销售基石,针对这些渠道,需要更接地气的策略。
客情关系的长期维护 与传统渠道店主建立稳固、互信的客情关系是销售工作的基石,这需要销售人员做到:
- 定期高频拜访:固定拜访周期,不仅仅是下单补货,更要关心店铺经营状况,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 成为经营顾问:帮助店主分析产品销售数据,建议优化进货结构,指导其进行简单的店内陈列,提升其经营效益。
生动化陈列创造增量 传统渠道的陈列空间有限,更需要通过生动化手段吸引消费者随机性购买。
- 开辟多点陈列:除了常规货架,可在收银台、冰箱旁、店门口等消费动线节点设置二次陈列,如挂条、端架、地堆等,增加产品与消费者的接触频率。
- 营造热销氛围:利用海报、价格贴、吊旗等POP物料,营造浓厚的产品热销氛围,激发消费者的从众心理。
拥抱数据驱动的销售决策
在当今时代,凭借经验和感觉做销售决策已远远不够,利用大数据洞察市场趋势和消费者行为,是提升销售效率的关键。
尼尔森IQ(NielsenIQ)在2024年初发布的《快速消费品市场展望》报告中指出,全球及中国市场的消费行为呈现出“追求性价比”和“渠道多元化”的鲜明特征,以下表格展示了该报告中的部分关键数据:
| 消费趋势特征 | 具体数据表现 | 对快消品销售的启示 |
|---|---|---|
| 追求性价比 | 超过60%的消费者表示在购买食品和饮料时,会比以往更加关注促销信息,自有品牌和大众化产品的增长速度快于高端产品。 | 在促销策略上,应强调“价值感”,如推出家庭装、组合装;产品开发可兼顾大众价格带,满足主流消费需求。 |
| 渠道多元化 | 线上渠道(包括O2O和直播电商)的销售额占比持续增长,但线下传统渠道依然占据超过50%的份额,消费者平均使用3-4个不同渠道完成购物。 | 销售布局需线上线下融合,线下保障基础覆盖与体验,线上通过O2O实现即时满足,通过直播进行品牌教育和爆款打造。 |
| 健康与便利并存 | 宣称“健康”、“天然”的产品增速显著,同时即食、便携包装的产品需求旺盛。 | 在推销产品时,应突出健康卖点(如0糖0脂);在包装设计上,考虑便携性和即食场景,迎合现代快节奏生活。 |
数据来源:尼尔森IQ(NielsenIQ)《快速消费品市场展望》报告,2024年1月。
这张表格清晰地告诉我们,当下的销售不能再“一刀切”,必须依据数据揭示的消费趋势,调整产品陈述和渠道策略,实现精准打击。
融合线上线下的全域营销
线上与线下的边界日益模糊,全域营销成为快消品销售的必选项。
发挥O2O的即时效能 O2O平台如美团闪购、京东到家,将线上的流量与线下的便利店、商超库存连接起来,实现了“小时达”甚至“分钟达”的极致购物体验,对于销售人员而言,需要确保合作门店的线上店铺产品信息准确、库存实时同步,并积极参与平台的线上联合促销活动,为线下门店引流。
利用直播电商引爆品牌 直播电商不仅是清库存的渠道,更是品牌建设和新品推广的利器,通过头部主播或品牌自播,可以在短时间内创造巨大的声量和销量,销售团队需要将直播视为一个重要的销售渠道,协调好物流、客服等后端支持,并将直播间的流量有效引导至线下或其他线上平台,形成销售闭环。
销售工作归根结底是关于“人”的工作,无论是维护客情的经销商,还是终端购买的消费者,深刻理解他们的需求,并用专业、真诚的态度去满足这些需求,是任何销售技巧能够生效的前提,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保持学习的心态,积极拥抱新技术、新渠道,将数据洞察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持续赢得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