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2025新课标下,小学老师高效讲课技巧有哪些?

小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一位优秀的小学教师,能将复杂的知识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和吸收的内容,这离不开精心设计的讲课技巧,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科技的发展,这些技巧也在不断演进,融合了更多基于实证研究的方法和数字化工具。

2025新课标下,小学老师高效讲课技巧有哪些?-图1

构建情境,点燃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对于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小学生而言,创造一个与他们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的学习情境,是抓住他们注意力的关键,在讲授小学科学《植物的生长》一课时,教师不再仅仅展示图片,根据中国教育部2023年推进的“科学教育加法”实践案例,许多一线教师开始引入“班级迷你农场”项目,学生可以在教室的角落用透明容器种植豆芽或小番茄,每天观察、测量、记录生长数据,这种沉浸式的情境构建,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的日常活动,根据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2024年发布的一项教学调研报告,采用此类项目式情境教学的班级,学生在科学探究兴趣和知识保留率上,比传统讲授班级平均高出约30%,这种方法的权威性源于其直接对接了国家倡导的实践育人理念。

精炼语言与多元化表达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教师的语言必须清晰、生动且富有感染力,避免使用冗长复杂的句子,多用短句和比喻,讲解数学中的“分数”概念时,可以说:“把一个完整的蛋糕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分数。”非语言表达同样重要,教师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变化的语调以及恰当的手势,能够有效传递信息,调节课堂气氛,一项由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于2023年进行的“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性”研究显示,在受学生欢迎的高效课堂中,教师非语言沟通要素(如眼神交流、示意性手势)的运用频率,比普通课堂高出近一倍,这体现了教师在课堂实践中的专业能力。

巧设提问,激活高阶思维

提问是课堂互动的核心,高质量的提问不应只停留在“是什么”的记忆层面,而应引导学生走向“为什么”和“怎么办”的分析、综合与创造层面,采用“问题链”的形式,由浅入深地设计一组相互关联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在语文课学习《乌鸦喝水》时,可以依次提问:“乌鸦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想出了什么办法?”“这个办法为什么能成功?”“如果你是乌鸦,还能想到其他办法吗?”最后一个开放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旨在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和大胆想象,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年最新出版的《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指南》,将认知层次问题比例提升至40%以上的课堂,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评得分显著提升,这一数据来源具有较高的行业权威性。

游戏化与协作学习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将游戏机制融入教学,能够极大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这不仅可以是一些知识竞答类的小游戏,更可以是贯穿整个学习单元的游戏化任务体系,利用一些教育科技平台,如“班级优化大师”或“希沃白板5”的内置工具,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学习任务关卡,完成任务可获得虚拟勋章并累积积分,在个人和小组间形成良性竞争,大力推行小组协作学习,根据中央电化教育馆发布的《2023年中国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发展报告》,在抽样调查的500所智慧校园示范校中,超过85%的教师常态化使用小组协作模式进行教学,报告指出,合理分组、任务驱动、过程评价是协作学习成功的三个关键要素,通过协作,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更锻炼了沟通、协作与共情能力。

深度融合信息技术

在数字化时代,教师应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为课堂赋能,这远不止是用PPT代替板书,而是利用多样化的数字工具创设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在讲授地理知识时,运用谷歌地球的VR功能,带领学生“飞越”长江黄河;在美术鉴赏课上,利用AR技术让名画“动起来”,讲解画作背后的故事,这些技术手段能够打破时空限制,提供前所未有的直观感受,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在2024年工作要点中明确强调,要“推动AR/V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创新”,并提供了相应的资源平台和案例库,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权威指导和支持。

个性化关注与即时反馈

一个班级有数十名学生,每个孩子的学习节奏和理解能力各不相同,教师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通过课堂巡视、作业批改和课堂互动,及时发现学生的困惑与需求,实施分层教学,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性材料,为暂时落后的学生搭建“脚手架”,设计阶梯式任务帮助他们跟上进度,反馈必须及时、具体且具有建设性,不要简单地说“很好”或“错了”,而应指出“你这个想法很有创意,因为……”,或者“这一步的计算思路正确,但小数点的位置需要注意”,这种精准的反馈能帮助学生清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中国教育学会在2023年年会上发布的《基础教育课堂评价改革倡议》明确提出,要将“课堂反馈的精准性与发展性”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这反映了教育界对教师专业素养要求的不断提升。

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技巧固然重要,但比技巧更根本的,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真诚关怀以及持续学习反思的专业精神,在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讲课技巧的同时,不断滋养这份教育的初心,才能在三尺讲台上真正点亮学生心中的智慧之光,陪伴他们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