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工作技巧:从新手到专家的全面指南
护士的工作远不止“打针发药”,它是一门融合了科学、技术、艺术和人文关怀的综合性学科,优秀的护士不仅是医嘱的执行者,更是患者的守护者、家属的沟通者和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以下技巧将从 核心能力、沟通技巧、专业成长、身心健康 四个维度展开。
核心临床技能与工作流程
这是护士的立身之本,是确保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的基础。
高效的时间管理与优先级排序
这是护士最重要的“软技能”之一,面对繁杂的任务,如何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 ABCDE法则: 这是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的黄金法则,也是日常任务排序的指导思想。
- A (Airway - 气道): 气道永远是第一位的,任何有窒息风险的患者都是最高优先级。
- B (Breathing - 呼吸): 评估呼吸频率、深度、血氧饱和度,呼吸困难的患者次之。
- C (Circulation - 循环): 评估心率、血压、体温、尿量,休克或循环不稳定的患者再次之。
- D (Disability - 残障/神经状态): 评估意识状态(GCS评分)、瞳孔、对疼痛的刺激反应。
- E (Exposure/Environment - 暴露/环境): 为患者保暖,同时进行全面身体检查,避免遗漏。
- 四象限法则: 将任务分为“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不重要不紧急”,优先处理“重要且紧急”的,规划“重要但不紧急”的,授权或减少“不重要不紧急”的。
- 批量处理: 将同类任务集中处理,同一病区的所有患者的静脉输液可以集中配置和执行;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可以集中测量和记录,这能大大减少来回奔波的时间。
- 使用工具: 善用工单夹、任务清单、电子护理系统的任务提醒功能,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精湛的操作技术与“无菌观念”
- 静脉输液:
- 一针见血: 除了技术,更重要的是“一针见血”前的评估:选择合适的血管、评估患者的血管条件(如肥胖、水肿、老年人)、做好解释取得配合,进针角度、固定方法都至关重要。
- 安全用药: 严格执行“三查八对”(或“三查十对”),确保药物名称、剂量、浓度、时间、途径准确无误,高危药物(如胰岛素、肝素、化疗药)双人核对。
- 无菌技术:
- “无菌观念”刻在骨子里: 任何侵入性操作(导尿、吸痰、换药)都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这不是流程,而是保护患者和自己的底线。
- 手卫生: 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后,必须严格执行手卫生,这是预防交叉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 病情观察:
- 不仅仅是看数字: 监护仪上的数字是冰冷的,要结合患者的整体状态来综合判断,血压正常但患者反应淡漠、皮肤湿冷,可能提示休克早期。
- 学会“望闻问切”:
- 望: 观察面色、神志、呼吸形态、皮肤黏膜、体位、引流液颜色和量。
- 闻: 听听患者的呼吸音、肠鸣音,有无异常气味。
- 问: 主动询问患者的感受,如“您哪里不舒服?”“今天感觉怎么样?”
- 切: 测量生命体征,触摸皮肤温度和湿度,感受脉搏的强弱和节律。
严谨的文书书写
护理记录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文书,必须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 写你所做,做你所写: 记录的内容必须是亲眼所见、亲手所为,避免使用“可能”、“大概”等模糊词汇。
- 使用专业术语: 使用“呼吸急促”而不是“喘不上气”,使用“意识模糊”而不是“人不清楚”。
- 动态记录: 记录病情的动态变化,如“患者诉胸痛较前加重,遵医嘱给予XXX药物后,15分钟疼痛评分为3分,较前缓解”。
- 及时完成: 不要堆积文书,利用工作间隙完成,下班前务必检查并确保所有记录都已更新。
沟通与人文关怀技巧
这是区分“好护士”和“优秀护士”的关键。
与患者的沟通
- 建立信任关系: 从一个温暖的微笑、一句亲切的问候开始,称呼患者时,尽量使用其尊称(如X大爷、X阿姨)。
- 积极倾听: 当患者或家属抱怨时,不要急于辩解或打断,让他们把话说完,用点头、“嗯”、“我明白”等方式表示你在认真听,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 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避免堆砌医学术语,向患者解释病情或操作时,要用“打比方”的方式,我们把血管比作水管,现在有点堵,我们要用这个药把它冲开”。
- 共情与安慰: 承认患者的感受是真实且重要的,可以说“我知道您现在一定很疼/很担心”,这比简单地说“别怕”要有效得多。
- 保护患者隐私: 进行操作、检查或交谈时,注意拉上床帘,避免无关人员在场。
与家属的沟通
家属往往是患者情绪的“晴雨表”,也是重要的合作者。
- 及时沟通,主动告知: 定期、主动地向家属更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让他们感觉被尊重和被纳入,避免家属因信息不透明而产生焦虑和猜疑。
- 管理家属的期望: 对于重症或预后不佳的患者,要坦诚、有策略地与家属沟通,帮助他们建立合理的期望值。
- 设定边界: 理解家属的焦虑,但要温和而坚定地说明医院的规章制度,如探视时间等。
与医疗团队的沟通
- 清晰、准确、简洁: 向医生汇报病情时,使用SBAR沟通模式,这是国际通用的标准化沟通工具。
- S (Situation - 情况): 患者,床号,姓名,目前最主要的问题。
- B (Background - 背景): 简要病史、相关检查结果、目前的治疗方案。
- A (Assessment - 评估): 你对患者当前状况的评估和判断。
- R (Recommendation - 建议): 你希望医生做什么(如“建议复查血常规”、“请床边查看患者”)。
- 敢于提问,勇于担当: 对不确定的医嘱或有疑问的地方,一定要及时提出,这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专业成长与自我提升
护理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
- 持续学习:
- 紧跟指南: 定期阅读最新的临床护理指南、专家共识,了解疾病和护理的最新进展。
- 参加培训: 积极参加科室、医院乃至外部的业务学习、操作培训和学术会议。
- 考取证书: 根据职业规划,考取如静脉治疗专科护士、伤口造口专科护士、重症监护专科护士等证书,提升专业竞争力。
- 培养批判性思维: 不要机械地执行医嘱,要多问“为什么”,思考这个护理措施的原理和目的,预见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提前做好预防。
- 寻求反馈: 主动带教老师、资深同事或医生对你的工作进行评价,虚心接受批评和建议,这是进步最快的方式。
- 教学相长: 当你开始教新护士或实习生时,你会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身心健康与职业倦怠预防
护士是高压力、高负荷的职业,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患者。
- 学会自我关怀:
- 保证休息: 确保充足的睡眠,即使是在夜班后也要尽量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 健康饮食: 尽量规律进食,避免用咖啡和零食代替正餐。
- 坚持锻炼: 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跑步、瑜伽、游泳,释放压力。
- 建立支持系统:
- 与同事倾诉: 同事是最能理解你工作压力的人,和她们聊聊,互相支持。
- **与家人朋友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