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2025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有哪些?速看!

通用原则(适用于所有题型)

在具体技巧之前,先掌握这几个“心法”,能让你事半功倍。

2025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有哪些?速看!-图1

  1. 审题!审题!再审题!

    • 圈点关键词:用笔划出题干中的“动词”(如“分析”、“概括”、“赏析”、“说明”)、“名词”(如“人物形象”、“写作手法”、“主旨情感”)和“限定词”(如“结合全文”、“从第三段”、“简要说明”)。
    • 明确答题方向:搞清楚题目到底问什么,是问“是什么”,还是问“为什么”,或是问“怎么样”,答非所问是大忌。
  2. 分点作答,条理清晰

    • 用①②③序号:除非题目要求一句话回答,否则尽量分点,这能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快速找到采分点。
    • “观点+阐释”模式:对于分析、赏析类题目,先用一句话亮明你的观点(总),然后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解释和分析(分)。
  3. 答案“文本化”,忌“天马行空”

    • 答案在原文中:现代文阅读的答案,90%的信息都来源于原文,要学会“从原文中找依据”,用自己的话重新组织和概括,切忌脱离文本空谈。
    • 精准摘抄与整合:找到关键句后,不能大段照抄,要学会“掐头去尾”,摘取核心词句,并进行整合、转述。
  4.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 字迹清晰:不要求书法,但一定要让老师能轻松辨认,潦草的字迹会严重影响第一印象,甚至导致误判。
    • 分段合理:作文尤其重要,开头、中间各段之间要有明显的空行,这能让文章结构看起来更清晰。

分题型答题技巧

(一) 基础知识运用

这部分是“送分题”,但也是最容易失分的地方,关键在于细心和积累。

  • 字音字形

    • 排除法:四个选项,先排除明显错误的,再对剩下的进行比较。
    • 语境法:将字词放入具体句子中,看是否符合语境和搭配习惯。
    • 注意多音字、形近字、易错成语
  • 病句辨析

    • 记住常见病因: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 压缩主干法:将句子修饰成分去掉,只保留主谓宾,看句子结构是否完整、搭配是否得当。
  • 语言运用(仿写、得体、图文转换等)

    • 仿写“形似”+“神似”,句式结构、修辞手法要一致,意境、情感色彩要相似。
    • 得体:考虑对象、场合、目的,对长辈、上级要用敬语;在正式场合要庄重;在轻松场合可以活泼。
    • 图文转换“说明”+“挖掘”,先客观描述图表信息(数据、趋势、要素),再挖掘其背后的原因、反映的现象或揭示的问题。

(二) 古诗文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 第一步:整体阅读,知人论世
      • 快速读一遍文章,弄清人物、事件、梗概,看题目和注释,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 第二步:逐句翻译,抓关键词
      • 翻译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特殊句式(判断、倒装、被动)。
      • 猜词技巧:联系上下文、利用语法结构(主谓宾定状补)、组词法。
    • 第三步:回归题目,一一对应

      所有问题的答案都能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带着问题回到原文,精读相关段落,圈画关键词句。

  2. 古诗词鉴赏

    • 第一步:看标题、作者、注释

      标题是诗歌的眼睛,点明题材或主旨,作者的风格决定诗歌的基调和语言特色,注释则提供了关键信息。

    • 第二步:抓意象,悟意境
      • 意象:诗中具体的物象(如月亮、柳树、梧桐),记住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月思乡、柳送别、梧桐凄凉)。
      • 意境:由意象组合成的艺术氛围(如雄浑壮阔、恬淡优美、孤寂冷清)。
    • 第三步:析手法,品语言
      • 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用典、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对比、衬托等,要判断出用了什么手法,并说出其表达效果。
      • 炼字: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分析其修辞手法或表达技巧,最后点出该字在全诗中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
    • 第四步:明情感,答规范
      • 概括诗歌情感(喜悦、悲伤、愤懑、旷达、思乡等),答题时,手法+分析+情感的结构最稳妥。

(三) 现代文阅读

  1.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客观选择题)

    • “找”与“比”与原文一一对应。“找”出选项在原文中的位置,“比”较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因果倒置、无中生有、已然未然混淆等)。
    • 警惕绝对化词语:如“完全”、“所有”、“一定”、“都”等,这些词往往是错误选项的标志。
  2. 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观简答题)

    • 概括情节/内容“谁+在什么时间/地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注意要素要齐全,语言要简洁。
    • 分析人物形象“总-分”结构,先给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如:一个善良、坚韧的劳动者形象),然后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等角度,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
    • 理解句子含义
      • 表层义:解释句子的字面意思。
      • 深层义:结合上下文,分析其蕴含的情感、哲理、象征意义或言外之意
    • 分析作用类(结构/内容/情感)
      • 结构上:开篇点题、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呼应前文、设置悬念等。
      • 内容上:交代背景、塑造人物、表现主旨、深化主题等。
      • 情感上:表达了作者/人物怎样的情感。
    • 探究题
      • 亮明观点:先明确回答“同意”或“不同意”。
      • 结合文本:从原文中至少找到两个以上不同角度的论据来支撑你的观点。
      • 联系现实/拓展:可以适当结合现实生活或个人感悟,但切忌脱离文本空谈。

(四) 写作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技巧性最强。

  1. 审题立意(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 抓材料核心:如果是材料作文,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理解材料的主旨。
    • 化虚为实,化大为小:题目范围太广,要学会从小处着手,如“谈‘包容’”,可以具体到“包容他人的不同意见”、“包容自己的不完美”。
    • 立意要“稳、准、新”:观点正确(稳),紧扣材料(准),有独特见解(新)。
  2. 结构布局(文章的骨架)

    • 凤头(开头)简洁、亮丽、点题,可以用名言警句、排比句、小故事、设问等方式开头,迅速抓住阅卷老师眼球。
    • 猪肚(中间)充实、丰富、有条理,采用“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结构,分论点之间要有逻辑关系,每段最好有中心句。
    • 豹尾(有力、深刻、呼应开头,可以总结全文、升华主旨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