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法篇:宏观原则(先看整体,再看局部)
在动手修改之前,先在心中建立三个宏观原则,这能帮你快速定位问题。

-
“语感”先行,一读便知
- 技巧:将句子快速默读或轻声读一遍,很多时候,不通顺、拗口、别扭的地方,往往就是语病所在,这是最直接、最快速的方法。
- 示例:“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 读起来总觉得缺点什么,感觉“通过”和“使”在打架,很可能就是主语残缺的问题。
-
“紧缩”主干,分析结构
- 技巧:把句子的所有定语、状语、补语都去掉,只留下主语、谓语、宾语(即“主-谓-宾”主干),检查主干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
- 示例:“我们学校的两位优秀的有三十年教龄的语文老师获得了表彰。”
- 紧缩主干:我们学校的老师获得了表彰。(“我们学校的”是定语,“两位优秀的有三十年教龄的”是定语,“语文”是定语)
- 分析:主干“老师获得表彰”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定语上,出现了“定语语序不当”或“成分赘余”。
-
“逻辑”审视,判断事理
- 技巧:分析句子表达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活常识、科学道理和逻辑关系,这是判断“不合逻辑”类病句的关键。
- 示例:“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 分析:“避免”和“不再”双重否定,变成了肯定的意思,即“为了让错误再次发生”,这显然不合逻辑。
技法篇:微观拆解(熟记六大“病症”)
这是最核心的部分,你需要像医生一样,熟练掌握常见的“病症”类型,并能用“望闻问切”的方式去检查。
| 病症类型 | 核心特征 | 辨析技巧 | 修改示例 |
|---|---|---|---|
| 语序不当 | 词序、句序排列不合理,导致意思不清或逻辑混乱。 | 多层定语:离中心词越近的定语,应该越能表示性质,通常是“领属+数量+动词/形容词+名词+中心词”。 多层状语:离中心词越近的状语,限制作用越强,通常是“目的/原因+时间+处所+范围+情态+对象+中心词”。 关联词位置:主语一致,关联词在主语前;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在主语后。 |
原句:昨天在教室里,他**认真地**复习了一遍语文。 分析:状语语序不当,应为“昨天,他在教室里认真地复习了一遍语文。” |
| 搭配不当 | 主谓、动宾、主宾、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搭配不当。 | 主谓搭配:主语和谓语在意义上能否搭配。 动宾搭配:动词和宾语在意义上能否搭配。 主宾搭配:主语和宾语在意义上是否属于同一范畴。 修饰语与中心词:定语/状语和中心词搭配是否合理。 |
原句:他的革命精神**浮现在我们眼前,分析主谓搭配不当。“精神”不能“浮现”,应该是“他的革命精神**展现在我们眼前。” |
| 成分残缺或赘余 | 缺少必要的句子成分(主、谓、宾等),或有多余的成分。 | 找主干:看主语、谓语、宾语是否齐全。 看介词:介词(如“通过”、“由于”、“对于”、“当”)滥用容易导致主语残缺。 看关联词:成对出现的关联词,如果前半句有,后半句没有,可能成分残缺。 看“的”、“了”、“过”:滥用这些词会导致成分赘余。 |
原句:由于他的良好表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分析:主语残缺。“由于”介词短语作状语,导致句子没有主语,去掉“由于”或改为“他由于的良好表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
| 结构混乱 | 也叫“句式杂糅”,将两种不同的句式糅合在一起,造成结构混乱。 | 识别标志:句子中同时包含两种说法的谓语部分。 拆分法:尝试把句子拆成两个句子,看哪个通顺。 |
原句:这次会议**是为了……而召开的,分析“这次会议是为了……”和“这次会议是召开的”杂糅,改为“这次会议是为了……而召开的”或“这次会议召开了……**”。 |
| 表意不明 | 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楚,有歧义,让人无法理解。 | 指代不明:看代词(这、那、他、它等)指代是否明确。 修饰不明:看定语、状语的修饰对象是否唯一。 停顿不明:不同的断句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意思。 |
原句:我**看见张华的同学**在门口站着。 分析:歧义,是“我看见(张华的同学)”在门口,还是“(我看见张华)的同学”在门口?应改为“我看见张华,他的同学在门口站着”。 |
| 不合逻辑 | 句子在事理、情理上讲不通。 | 自相矛盾:前后意思冲突。 否定不当:多重否定导致意思相反。 概念并列不当:不同范畴的概念不能并列。 主客倒置: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弄反了。 |
原句: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的学习热情普遍高涨无**一人不例外。 分析:否定不当。“无一人不例外”等于“所有人都例外”,与“普遍高涨”矛盾,去掉“无”或“不”。 |
实战演练:答题四步法
拿到一道病句辨析题,按照以下四个步骤来操作,可以清晰、高效地解决问题。
第一步:通读感知,初步判断
- 用“心法”中的“语感”法,快速读一遍句子,判断它是否通顺,如果感觉别扭,就标记出来,准备下一步分析。
第二步:紧缩主干,检查“大病”
- 用“心法”中的“紧缩法”,去掉修饰成分,只看主谓宾。
- 有主语吗?(检查主语残缺)
- 有谓语吗?(检查谓语残缺)
- 主谓宾搭配吗?(检查搭配不当)
- 主宾是同一类事物吗?(检查主宾搭配不当)
第三步:分析枝叶,细查“小病”
- 重新看完整的句子,逐个分析定语、状语、补语。
- 语序对吗?(检查语序不当)
- 修饰成分和中心词搭配吗?(检查搭配不当)
- 有没有重复啰嗦的话?(检查成分赘余)
- 句子有没有两种说法混在一起?(检查结构混乱)
第四步:综合逻辑,最后定案
- 用“心法”中的“逻辑法”,从整体上审视句子。
- 意思通不通?(检查不合逻辑)
- 有没有歧义?(检查表意不明)
- 有没有前后矛盾?(检查不合逻辑)
避坑指南:高频考点与易错点
- 警惕“介词”开头:句子以“通过”、“经过”、“由于”、“对于”、“当”等介词开头,后面极易跟着一个主语残缺的句子。
- 错误:通过这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