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2025合作型谈判技巧,如何高效达成双赢?

合作型谈判,也常被称为双赢谈判原则式谈判,其核心目标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寻求一个能够同时满足双方核心利益的、可持续的、关系友好的解决方案,这种谈判方式强调将蛋糕做大,而不是仅仅在固定大小的蛋糕上争抢。

合作型谈判技巧-图1

以下是从理念、原则到具体技巧的完整指南。


核心理念:从“立场”到“利益”

这是合作型谈判的基石。

  • 立场:你公开提出的要求或解决方案。“价格必须是100元。”
  • 利益:你为什么有这个要求?你背后的真实需求、关切、动机或恐惧。“我需要100元来覆盖我的成本并确保20%的利润率。”

为什么“利益”比“立场”更重要?

  • 立场是强硬的,容易导致僵局。
  • 利益是柔软的,往往有多个实现方式。
  • 理解对方的利益,你就能创造出满足双方需求的创新方案。

例子

  • 立场:公司A要求公司B必须在周五前交付。
  • 利益:公司A需要周五交付,是为了赶上月底的展会,否则将错过重要客户。
  • 潜在方案:公司B虽然无法周五前交付,但可以提供加急运输服务,确保A在展会开幕前收到货物,或者A可以提前拿到产品,自己安排物流,这样,A的利益(赶上展会)被满足了,B的生产压力也得到了缓解。

四大核心原则(源于《哈佛谈判术》)

哈佛大学著名谈判专家Roger Fisher和William Ury提出了四个核心原则,是合作型谈判的黄金法则。

人与事分开

将谈判中的人际关系问题和实质性问题分开处理,不要因为情绪上的对立而影响对事实的判断和解决方案的探讨。

  • 技巧
    • 对事不对人:批评的是“这个方案不可行”,而不是“你这个人的想法太幼稚”。
    • 关注共同目标:开场时强调“我们共同的目标是解决XX问题,让项目成功”。
    • 积极倾听:不打断对方,尝试理解对方的感受和观点,即使你不同意。
    • 使用“我”陈述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指责对方,说“我感到有些担心,因为交期很紧”,而不是“你们总是这么拖沓”。

着眼于利益,而非立场

深入挖掘自己和对方背后的真实需求,这是找到创造性解决方案的关键。

  • 技巧
    • 多问“为什么”:当对方提出一个立场时,问“为什么这个对您很重要?”或“您最关心的是什么?”
    • 多问“为什么”对自己:反思自己立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列出利益清单:将双方的利益(如:省钱、省时、降低风险、获得声誉、维护关系等)都列出来,你会发现很多利益是互补甚至一致的。

为共同利益创造多项选择

不要急于寻找单一的“最佳答案”,而是要集思广益,提出尽可能多的备选方案,然后再从中挑选。

  • 技巧
    • “头脑风暴”阶段:在这个阶段,不批评、不评估,鼓励天马行空的想法,目标是“把蛋糕做大”。
    • 从不同角度思考:问一些开放性问题,“如果我们预算增加/减少10%,会怎样?”“如果我们改变合作模式,比如从购买变为租赁,会怎样?”
    • 组合方案:将不同方案中的元素进行组合,形成新的、更优的方案。

坚持使用客观标准

最终的解决方案应该是公平、公正且不依赖某一方个人意志的,这能防止谈判陷入“谁更强势”的拉锯战。

  • 技巧
    • 使用市场标准:如行业惯例、市场价格、专家评估、法律法规等。
    • 使用公平程序:如轮流、抽签、由中立的第三方评估等。
    • 理由正当化:当你提出一个要求时,要给出基于客观标准的理由。“根据最新的市场报告,这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是15%-20%,我们建议参考这个标准来定价。”

合作型谈判的具体步骤与技巧

准备阶段

这是最容易被忽视但最重要的阶段。

  • 明确你的目标
    • 理想目标:你希望得到的最好结果。
    • 现实目标:你愿意接受的底线。
    • BATNA (Best Alternative to a Negotiated Agreement):如果谈判破裂,你的最佳替代方案是什么?这是你的力量源泉,你的BATNA越好,你在谈判中就越从容。
  • 研究对方
    • 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他们的压力来自哪里?他们的BATNA可能是什么?
    • 他们过去的谈判风格是怎样的?
  • 准备方案:提前想好几个能满足你核心利益的备选方案。

开场阶段

  • 建立积极氛围:以友好的方式开始,肯定合作的价值。
  • 共同设定议程:一起讨论谈判的流程和要解决的问题,表明这是“我们”的谈判。
  • 阐明原则:可以明确提出:“我希望我们能本着双赢、解决问题的原则来谈,找到对我们双方都有利的方案。”

探索与理解阶段

这是“挖掘利益”的关键环节。

  • 积极倾听:不仅仅是用耳朵听,更是用心去理解对方的言外之意。
  • 有效提问
    • 开放式问题:多问“为什么...”、“如何...”、“您能多谈谈...吗?”来获取信息。
    • 引导式问题:帮助对方理清思路,看到新的可能性。
  • 复述与确认:用自己的话复述对方的观点和需求,以确保理解无误。“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您最担心的是交付延迟会影响您的客户关系,对吗?”

创意构思阶段

  • 区分“构思”和“决策”:明确告知对方,我们现在先不谈哪个方案更好,只管尽情地想。
  • 鼓励奇思妙想:欢迎任何看似不切实际的想法,因为它们可能激发出好的思路。
  • 将所有方案都写下来:让所有方案可视化,方便后续讨论。

决策与让步阶段

  • 评估方案:基于双方的核心利益和客观标准,共同评估之前构思的方案。
  • 寻求“整合性”协议:优先选择那些能同时满足双方多项利益的方案。
  • 明智地让步
    • 不要轻易让步:每一次让步都应该是对方做出相应让步的交换。
    • 不要在核心利益上让步:可以在非核心利益(如付款方式、交期细节)上灵活。
    • 用“....”句式:“如果您能把价格降到95元,那么我们可以将合同期限延长一年。”

达成协议与巩固关系阶段

  • 清晰总结:将达成的协议要点清晰地写下来,确保双方理解一致。
  • 书面化:尽快形成书面合同,避免日后产生误解。
  • 展望未来:在结尾时,感谢对方的合作,并表达对未来良好合作的期待,巩固关系。

常见陷阱与应对策略

陷阱 应对策略
过早立场化 坚持先谈利益,再谈方案,用“为什么”来引导对方深入思考。
只关注自身利益 主动询问对方的关切和需求,表现出真诚的好奇心。
陷入情绪对抗 运用“人与事分开”原则,暂停谈判,处理情绪,或使用“我”陈述句。
过早下结论 提醒自己“我们还有其他选择”,回到创意构思阶段。
混淆利益与方案 不断问自己:“这个方案是为了满足哪个或哪些利益?”

合作型谈判不是一种软弱或天真的策略,它是一种更高级、更具智慧的谈判方式,它要求谈判者具备同理心、创造力、耐心和解决问题的坚定意愿

成功的合作型谈判,最终达成的不仅仅是一份协议,更是一段牢固、互信、能够共同面对未来挑战的伙伴关系。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