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2025小学技巧动作要领最新版有哪些?

在小学阶段,写作能力的培养如同搭建一座高楼,坚实的地基至关重要,这个地基,就是一系列可学习、可练习的技巧动作,掌握这些要领,能帮助孩子将内心的想法清晰、生动、有条理地转化为文字,从而克服对写作的畏惧,体验到表达的乐趣。

2025小学技巧动作要领最新版有哪些?-图1

搭建骨架:结构清晰是根本

一篇好文章首先要有清晰的骨架,对于小学生而言,掌握“总-分-总”的结构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技巧。

  • 开头(总):开门见山,点明主题,避免绕圈子,第一段就要告诉读者这篇文章要写什么,写《我的妈妈》,可以直接写“我的妈妈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人”,然后在下文展开叙述。
  • 中间(分):围绕主题,分点叙述,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需要把开头提出的主题具体化,可以通过几个不同的事例或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详细描写,每个事例或方面最好能自成一段,并用上“……”、“不仅如此……”等连接词,让段落之间的过渡更自然。
  • 总):总结全文,升华情感,结尾不仅要再次点题,与开头呼应,最好能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感悟或愿望,使文章的情感得到升华。“这就是我的妈妈,她用无私的爱陪伴我成长,我永远爱她。”

填充血肉:细节描写显生动

有了骨架,文章还需要血肉来变得丰满,细节描写是让文章“活”起来的核心技巧。

  1. 调动五感:不要只写“看到”的,还要写听到、闻到、尝到、触摸到的,写《春天的公园》,不能只写“花很漂亮”,可以写“粉红的桃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嗅觉),蜜蜂在耳边嗡嗡地采蜜(听觉),微风拂过脸颊,暖洋洋的(触觉)”。
  2. 善用修辞:比喻和拟人是小学生最容易掌握且效果立竿见影的修辞手法。
    • 比喻:让事物更形象。“月亮像一只弯弯的小船。”
    • 拟人:让事物具有人的情感。“星星在夜空中调皮地眨着眼睛。”
  3. 动作分解:写人物动作时,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的小动作,不写“他打篮球很棒”,而写“他双眼紧盯篮筐,双腿微屈,突然起身跃起,手腕轻轻一拨,篮球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空心入网。”

注入灵魂:真情实感最动人

技巧是为表达情感服务的,没有真实情感的文章,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

  • 写熟悉的事:鼓励孩子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身边熟悉的人物,只有真正了解、真正有感触,写出来的文字才会真挚。
  • 写出内心想法:在叙事过程中,适时加入自己的心理活动。“当时我心里像揣了一只小兔子,砰砰直跳”,这样的描写能让读者感同身受。

与时俱进:借助工具与数据拓宽视野

在当今信息时代,写作的素材和灵感来源可以更加广泛,巧妙地运用一些权威数据和事实,能让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时代感,在指导孩子写作关于阅读习惯的文章时,可以引入最新的国民阅读调查数据。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3年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对写作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维度 具体数据 对写作的启示
未成年人阅读率 2023年,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4.2%,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33本。 说明阅读在青少年中非常普及,是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可以引导孩子在文中谈论自己最喜欢的书。
亲子阅读 2023年,0—8周岁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76.6%。 强调了家庭氛围的重要性,可以写与父母共读的温馨场景,这是很好的写作题材。
数字化阅读接触率 2023年,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9%,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80.1%。 指出阅读方式的多样化,可以探讨纸质书和电子书的阅读体验差异,这是具有时代特色的思考角度。
公共阅读服务使用 2023年,有35.1%的成年国民知道身边有阅报栏,其中使用过阅报栏的占41.1%。 引导孩子关注身边的公共文化设施,如图书馆、社区书屋,这些都可以成为作文中的场景。

数据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23年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这些数据不仅提供了事实依据,更能启发孩子从新的角度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在写《我的读书故事》时,可以引用“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33本”这个数据,对比自己的阅读量,谈谈感受和目标。

写作技巧的掌握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持续的练习、用心的观察和大胆的尝试,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应多鼓励、少批评,保护孩子珍贵的表达欲,当孩子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技巧动作”,将清晰的思路、生动的细节和真挚的情感融为一体时,写作对他们而言,将不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种享受,一种与世界对话的快乐方式。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