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电视营销技巧2025年还适用吗?

核心理念:抓住“注意力”和“记忆点”

电视的本质是“注意力经济”,观众在被动接收信息,如何在一瞬间抓住他们,并让他们记住,是所有技巧的出发点。

营销技巧 电视-图1

  1. 黄金3秒法则

    • 广告的开头3秒必须足够吸引人,否则观众会立刻换台或拿起手机。
    • 技巧
      • 提问式:“还在为XXX烦恼吗?”
      • 冲突式:展示一个与观众生活痛点相关的强烈冲突画面。
      • 悬念式:一个神秘的镜头或一句引人好奇的话。
      • 视觉冲击:壮丽的风景、快速的动作、可爱的萌宠等。
  2. 单一信息聚焦

    • 一则30秒或60秒的广告,只传递一个核心信息、一个核心卖点或一个核心诉求,贪多嚼不烂。
    • 技巧:围绕一个核心创意展开,所有画面、台词、音乐都服务于这个核心,所有画面都围绕“快”这个卖点,展示产品使用的高效。
  3. 情感共鸣

    • 人们购买产品,往往是因为产品能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如亲情、爱情、成就感、安全感),而不仅仅是功能需求。
    • 技巧
      • 讲故事:用微电影的方式,讲述一个与品牌相关、能触动人心的小故事。
      • 场景化:将产品植入到观众熟悉的、充满情感的场景中(如家庭团聚、朋友聚会、奋斗瞬间)。
      • 音乐的力量:选择一首能引发情感共鸣的背景音乐,其重要性有时甚至超过画面。
  4. 重复与强化

    • 品牌名称、Slogan(口号)、核心视觉元素(如Logo)需要通过重复来加深观众记忆。
    • 技巧
      • Slogan洗脑:创造一个简单、易记、朗朗上口的口号。
      • 视觉锤:用一个独特的视觉符号(如M&M豆的彩色糖衣、耐克的Swoosh)来“锤”进观众脑海。
      • 高频次播放:在特定时期(如节假日、新品上市)进行密集投放。

制作技巧:视听的艺术

电视是视听结合的媒介,制作质量直接影响广告效果。

  1. 视觉技巧

    • 高清画质:这是基本要求,模糊的画质会极大损害品牌形象。
    • 色彩心理学:根据品牌调性选择主色调,红色代表激情、食欲;蓝色代表科技、信任;绿色代表自然、健康。
    • 镜头语言
      • 特写:突出产品细节,展示质感。
      • 慢动作:增强视觉冲击力,让关键瞬间更具美感。
      • 动态镜头:使用推、拉、摇、移等运镜方式,让画面更生动。
    • 场景化与生活化:广告场景要真实可信,让观众感觉“这就是我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情况”。
  2. 听觉技巧

    • 旁白/配音
      • 声音选择:选择与品牌气质相符的配音演员,沉稳的男声代表可靠,亲切的女声代表关怀,活泼的童声代表年轻。
      • 语速与节奏:信息传递要清晰,语速适中,配合画面节奏。
    • 背景音乐
      • 原创性:原创音乐能更好地与品牌绑定,避免混淆。
      • 匹配度:音乐风格必须与广告的情感基调和画面节奏完美匹配。
    • 音效:恰当的音效(如开瓶的“呲”声、清脆的咀嚼声)能极大地增强真实感和吸引力。
  3. 节奏感

    • 广告的节奏就像音乐,有快有慢,有张有弛。
    • 技巧
      • 开头快:迅速抓住眼球。
      • 中间稳:清晰展示产品信息和核心卖点。
      • 结尾强:用品牌Logo、Slogan或一个有力的行动号召收尾,留下深刻印象。
      • 剪辑点:在音乐的节拍点上切换画面,能让广告更具动感和专业感。

投放策略:精准覆盖,事半功倍

再好的广告,投放到错误的人群和时间,也是浪费。

  1. 目标受众分析

    • 明确你的产品是为谁设计的?他们的年龄、性别、收入、兴趣、收视习惯是怎样的?
    • 技巧:利用市场调研数据(如尼尔森数据)和媒体资源,精准描绘用户画像。
  2. 频道选择

    • 选择目标受众最常看的频道。
    • 技巧
      • 卫视 vs. 地方台:卫视覆盖面广,适合大众消费品;地方台覆盖特定区域,适合区域性品牌。
      • 频道类型:财经频道适合高端理财产品,体育频道适合运动品牌,电视剧频道适合快消品。
  3. 时段选择

    • 不同时段的观众构成和价格差异巨大。
    • 技巧
      • 黄金时段:晚7-10点,观众最多,价格最贵,适合预算充足、追求品牌曝光的大品牌。
      • 次黄金时段:午间12-2点,晚10点后,观众相对较少,但性价比高。
      • 特定时段:新闻联播前、天气预报前,这些时段的观众注意力高度集中,是绝佳的投放点。
  4. 投放频率与排期

    • 如何安排广告的播放节奏。
    • 技巧
      • 集中投放:在短期内(如一周内)高频次播放,迅速造势,适合新品上市或大型促销活动。
      • 持续投放:长期、低频次地投放,维持品牌热度,适合成熟品牌。
      • 脉冲式投放:平时保持较低频率,在特定时期(如节假日、电商大促)大幅增加频率,形成“爆发”效应。

效果评估与优化: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电视营销投入巨大,必须进行效果追踪和优化。

  1. 品牌层面指标

    • 知名度:通过投放前后的市场调研问卷,衡量品牌认知度的提升。
    • 美誉度/好感度:衡量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态度是否改善。
    • 品牌联想:消费者是否将你的品牌与核心卖点(如“安全”、“高效”、“快乐”)联系在一起。
  2. 销售层面指标

    • 销量变化:最直接的衡量方式,监测广告投放周期内,产品销量的波动情况。
    • 市场份额:品牌在同类产品市场中的占有率是否提升。
    • 促销活动效果:如果是为促销活动服务的广告,需衡量活动期间的销售转化率。
  3. 辅助追踪技巧

    • 专属优惠码/电话:在广告中设置唯一的优惠码或电话号码,直接追踪广告带来的转化。
    • 官网着陆页:广告中引导用户访问一个特定的网址,通过网站后台数据(如访问量、来源)来分析效果。
    • 社交媒体联动:在电视广告中播出社交媒体账号(如微博、抖音),引导用户线上互动,形成二次传播,并追踪相关话题热度。

电视营销的技巧可以概括为:

  • 内容上:用黄金3秒抓住眼球,通过单一信息情感共鸣打动人心,用重复强化记忆。
  • 制作上:精雕细琢视听语言,打造高质量、有节奏感的作品。
  • 投放上:基于精准的用户画像,选择合适的频道、时段和排期策略。
  • 评估上:结合品牌指标销售数据,持续追踪和优化。

在当今媒介碎片化的时代,电视营销不再是孤立的,它应该整合社交媒体、短视频、电商平台等,形成一个整合营销传播矩阵,用电视广告引爆声量,用其他渠道承接流量和转化,实现营销效果的最大化。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