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小学语文写人作文技巧

第一部分:心法篇 —— 写作前的大秘密

在动笔之前,我们先要明白写人作文的“心法”,就像盖房子要先有设计图一样。

小学语文写人作文技巧-图1

想清楚,写谁?

不要随便写“我的妈妈”、“我的老师”,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1. 他/她是谁? (身份:妈妈、爸爸、同学、清洁工阿姨……)
  2. 他/她有什么最特别的地方? (特点:很爱笑、很严厉、总是乐于助人、是个“小书虫”……)
  3. 我为什么想写他/她? (原因:他/她让我很感动、他/她教会了我一件事、他/她是我最崇拜的人……)

举个例子:

  • 普通想法: 我写我的奶奶。
  • 升级想法: 我写我的“故事大王”奶奶,因为她总能用故事让我忘记烦恼,她是我童年最温暖的太阳。

你看,一升级,人物就立刻鲜活起来了!

找“亮点”,写特点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写人,就是要写出这个人的“独一无二”,这个“独一无二”就是特点

特点怎么找?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 外貌特点: 他/她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不是“眼睛大大的”,而是“笑起来眼睛会眯成一条可爱的小月牙”,不是“个子很高”,而是“像一棵挺拔的白杨,总是站得笔直”。
  • 性格特点: 他/她是开朗还是内向?是急性子还是慢性子?是勇敢还是胆小?是幽默还是严肃?
  • 爱好特点: 他/她有什么特别的爱好?我的爸爸是个‘铁杆球迷’,只要球赛开始,他就成了‘雕塑’”。
  • 口头禅/习惯动作: 他/她总喜欢说的话是什么?总喜欢做什么小动作?我的同桌一紧张,就会不自觉地转她的笔”。

不要面面俱到,只抓住最突出、最让你印象深刻的一两个特点来写,这样人物才更立体。


第二部分:技法篇 —— 动笔时的魔法工具

有了心法,我们就要学习具体的“魔法工具”了,也就是写作技巧。

画个像,让TA“站”在纸上

这是最基础的技巧,就是描写外貌,但不要写成“证件照”!

  • 错误示范: 他有眼睛、鼻子、嘴巴,个子很高。
  • 魔法示范:
    • (写爷爷) 我的爷爷有一张像核桃一样的脸,那是岁月留下的皱纹,每一道都藏着故事,他的眼睛虽然不大,但总是笑眯眯的,像两弯温暖的月牙。
    • (写老师) 我们的班主任王老师,总爱穿一身深色的衣服,鼻梁上架着一副厚厚的眼镜,但她一笑,镜片后面那双眼睛就会闪出智慧又温柔的光,让人感觉很亲切。

小技巧: 抓住最有特点的一两个地方来写,并把它比喻成孩子熟悉的东西(如:月亮、苹果、小太阳),作文就会立刻生动起来。

讲个事,让TA“活”起来

这是写人作文的灵魂!一个人的特点,不是靠你说出来的,而是靠你讲的一件件事来证明的。

公式:特点 + 事例 = 鲜活的人物

  • 特点: 我的妈妈很爱干净。
  • 事例:
    • (具体事例1) 有一次,我不小心把一滴墨水滴在了崭新的桌布上,我吓得赶紧用纸巾擦,结果越擦越大,妈妈下班回来,看到后没有骂我,而是拿来了牙膏,轻轻地涂抹在上面,说:“你看,‘墨小鬼’最怕牙膏了!”果然,墨渍很快就淡了,妈妈就是这样,总能用智慧和耐心解决问题。
    • (具体事例2) 我们家的窗明几净,一尘不染,都是妈妈“指挥”的劳动成果,她常说:“把家里打扫干净了,心情也会跟着亮堂起来。”

通过这两件小事,“爱干净”这个特点就不再是三个干巴巴的字,而是变成了一个有智慧、有耐心的妈妈形象。

如何选择事例?

  • 要真实: 写你亲身经历或亲眼看到的事。
  • 要具体: 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写清楚,特别是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 要典型: 这件事最能体现这个人的特点。

动动笔,让TA“说”起来

想让人物更真实,就要让他/她“说话”,写对话时,要注意:

  1. 提示语要多样:
    • “说”字大变身: 不要总是“XXX说”,可以换成:
      • 动作提示:皱着眉头说:“这可怎么办?”
      • 神态提示:眼睛一亮,兴奋地喊道:“我想到办法了!”
      • 声音提示: 爸爸低声叮嘱我:“过马路一定要小心。”
  2. 说的话要符合身份: 小孩子说的话要天真可爱,老师说的话要循循善诱,爷爷说的话要充满智慧。

对比一下:

  • 平淡版: 妈妈说:“你要好好学习。”
  • 生动版: 妈妈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孩子,现在多学一点知识,就像给你的小树苗多浇点水,将来才能长得更高、更壮啊!”

比个喻,让TA“亮”起来

比喻是让作文变美的“魔法棒”,把你要写的人或特点,比作孩子熟悉的东西。

  • (写老师的耐心) 王老师教我解题,就像一位园丁,小心翼翼地修剪我知识树上的枯枝,直到它长出嫩绿的新芽。
  • (写同学的跑步) 他跑起来就像一阵风,嗖地一下就把我们甩在了后面。
  • (写奶奶的爱) 奶奶的爱,就像冬天的阳光,虽然不炙热,却总能温暖我的整个心房。

第三部分:结构篇 —— 作文的“骨架”

一篇好的作文,结构要清晰,可以试试这个“三明治”结构:

开头(面包片):开门见山,亮出人物

  • 直接介绍法

    我的同桌小明,是我们班的“小问号”,脑子里总有十万个为什么。

  • 特点概括法

    在我的记忆里,总有一双温暖的手,那是我外婆的手,就是这双手,教会了我许多事。

  • 声音/场景引入法

    “加油!你可以的!” 这句充满力量的话,总能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响起,说这句话的人,是我的体育老师。

中间(馅料):具体事例,展现特点

  • 这是作文最最重要的部分,围绕你开头提出的核心特点,选择1-2件最典型、最具体的事情来写。
  • 写第一件事: 详细描写事情的经过,用上“魔法二、三、四”,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写活。
  • 写第二件事(可选): 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补充人物的特点,让形象更丰满,或者把第一件事写得再细致一些。

面包片):总结感受,点明中心

  • 总结赞美法

    这就是我的“故事大王”奶奶,她的故事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童年,我爱我的奶奶!

  • 抒发感情法

    每当我想起那位清洁工阿姨在寒风中工作的身影,心里就充满了敬佩,她用自己的劳动,换来了我们城市的整洁,她是最美的人!

  • 感悟道理法

    通过这件事,我不仅看到了老师的严格,更感受到了她那份深藏的、如同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爱,这让我明白,严厉背后,往往是更沉甸甸的期望。

给小朋友的小贴士:

  1. 多观察: 留意身边人的小动作、小习惯、小秘密。
  2. 多思考: 想想这个人最特别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
  3. 多积累: 多看课外书,学习别人是怎么写人的。
  4. 多练笔: 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哪怕只有几句话。
  5. 写真情: 写你真正喜欢的人和事,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