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推荐信技巧,如何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推荐信?

以下我将从写给谁看(核心原则)、信里写什么(核心内容)、怎么写(写作技巧)、以及一些“避坑”指南四个方面,为你提供一份超详细的推荐信技巧指南。

推荐信技巧-图1


第一部分:写给谁看?—— 推荐信的核心原则

在动笔之前,请务必明确这封信的读者是谁,通常是美国或世界其他国家的大学招生官、奖学金评审委员会、公司HR等,他们每天阅读大量申请材料,时间宝贵,你的推荐信必须:

  1. 具体,而非空泛

    • 错误示范:“小明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学生,学习努力,成绩很好。”
    • 正确示范:“小明是我过去十年教过的学生中,最顶尖的5%之一,在我的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中,他以98分的成绩排名第一,并且在期末项目中,他独立收集了超过十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运用计量模型得出了一个极具洞察力的结论,其报告的深度堪比研究生水平。”
    • 技巧:用数字、事实、具体事例来支撑你的评价,避免使用“非常好”、“很棒”、“优秀”等空洞的形容词。
  2. 展示,而非陈述

    • 错误示范:“小李有很强的领导力。”
    • 正确示范:“在学生会组织的校园文化节中,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小李,面对突发的暴雨和场地变更危机,他冷静地连夜重新规划了室内活动方案,并高效地协调了五个部门,最终活动参与人数比去年增长了30%,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这次经历充分展现了他卓越的应变能力和领导才能。”
    • 技巧:讲一个“STAR”原则的故事:
      • S (Situation): 当时的情况/背景是什么?
      • T (Task): 他/她的任务是什么?
      • A (Action): 他/她采取了哪些具体行动?
      • R (Result): 带来了什么可量化的成果?
  3. 个性化,而非模板化

    • 招生官一眼就能看出模板信,模板信会让人觉得推荐人只是“走个过场”,对申请人并不了解。
    • 技巧:信中必须包含只有你和申请人才知道的独特细节,比如一个课堂上的趣事、一次办公室的深入讨论、一个特别的个人习惯或品质,这封信应该读起来像是为你量身定制的。
  4. 可信,而非夸张

    • 过度的吹捧会适得其反,显得不真实,推荐信需要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拔高。
    • 技巧:可以坦诚地提及申请者的一两个小缺点或需要提升的方面,但紧接着说明他/她如何努力改进,这会让推荐显得更加客观、真诚。
    • 示例:“虽然小张在公开演讲初期会有些紧张,但他通过参加辩论社并主动在课堂上做展示,现在已经能够自信、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了,这种直面挑战并持续进步的精神,尤为可贵。”

第二部分:信里写什么?—— 推荐信的核心结构

一封标准的推荐信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信头

  • 推荐人信息:姓名、职位、所在机构、联系方式(电话、邮箱)。
  • 日期。
  • 收信人信息:如果知道具体招生官姓名和职位,最好写上,如果不知道,可以写 "Admissions Committee"。

开篇

  • 表明身份与关系:清晰地说明你是谁,你与申请人的关系(如教授、导师、老板),认识多久,在何种情境下认识(如课程、项目、实习)。
  • 总体评价:开门见山,给出一个强有力的、概括性的评价,这是整封信的“黄金句”,能立刻抓住招生官的注意力。
  • 示例:“我非常荣幸地推荐我的学生王小华申请贵校的计算机科学硕士项目,在过去两年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及后续的科研项目中,我作为他的指导教授,亲眼见证了他成为一名极具潜力的青年研究者,我认为他是我近五年来最出色的学生之一。”

主体段落 (2-3段) 这是推荐信的核心,需要围绕申请者的核心优势展开,每段聚焦一个优点,并用具体事例支撑。

  • 学术能力/研究潜力

    • 内容:分析能力、学术热情、求知欲、研究能力、课堂表现等。
    • 事例:引用具体的课程成绩、论文项目、研究课题、课堂讨论中的贡献等。
  • 个人品质/软实力

    • 内容:领导力、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创造力、韧性、责任感等。
    • 事例:通过小组项目、社团活动、实习经历中的具体故事来展示。
  • 与申请项目的匹配度

    • 内容:为什么这个学生适合这个项目?他的哪些特质、经历或目标与该项目的培养方向、课程设置、研究方向高度契合?
    • 事例:可以提及学生对该领域的独特见解,或者他/她过去的一个项目与该校某位教授的研究方向的关联性,这部分是点睛之笔,能极大地提升推荐信的分量。
  • 重申并总结:再次强调你对申请人的高度认可,并总结他/她为何是该项目或该职位的理想人选。
  • 表达强烈支持: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表明你的支持。
  • 提供进一步联系信息:表示如果对方需要更多信息,你非常乐意提供。
  • 示例:“王小华不仅拥有扎实的学术功底,更具备成为一名优秀研究者的所有潜质,我毫无保留地向您推荐他,并坚信他将在贵校取得卓越的成就,如果您需要关于他的更多信息,请随时与我联系。”

署名

  • 亲笔签名(如果是纸质版)或打印姓名。
  • 职务和单位。

第三部分:怎么写?—— 推荐信的写作技巧

提前沟通,充分了解

  • 在动笔前,一定要和申请人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让他/她提供:
    • 个人简历:了解其全面背景。
    • 个人陈述:了解其申请动机和目标。
    • 成绩单:了解其学术表现。
    • 推荐信信息表:最好让申请人填写一个表格,说明他/她希望你重点突出的优点、相关的具体事例、申请的学校和项目特点等,这能确保推荐信的“定制化”。

使用强有力的动词和形容词

  • 动词:用 demonstrated (展现了), pioneered (开创了), orchestrated (精心策划了), spearheaded (领导了), excelled in (在...方面表现出色) 等代替 did (做了), worked on (参与了)。
  • 形容词:用 analytical (善于分析的), resilient (有韧性的), insightful (有洞察力的), meticulous (一丝不苟的) 等具体描绘品质的词。

保持专业且积极的语气

  • 即使提到小缺点,也要用建设性的口吻,最终要落脚到积极面。

注意篇幅和格式

  • 篇幅:一页A4纸为最佳,太短显得没诚意,太长没人会看。
  • 格式:清晰易读,使用标准的商务信函格式。

第四部分:给申请者的建议(如何拿到好推荐信)

推荐信不仅是推荐人的事,申请者也需要主动出击。

  1. 尽早规划,选对人

    • 时间:至少提前1-2个月联系推荐人。
    • 人选:选择真正了解你、欣赏你、且在该领域有一定声望的人。职位高低不如了解程度深,一个能讲出你三个具体故事的普通教授,远比一个只记得你名字的系主任更有说服力。
  2. 礼貌地提出请求

    最好通过邮件或当面邀请,清晰地说明你的请求、申请的项目和截止日期。

  3. 提供“弹药包”(Amo Kit)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把你准备好的所有材料(简历、PS、成绩单、项目描述、想突出的优点列表等)打包发给推荐人,并附上一封感谢信,让他/她能高效地为你写出一封高质量的推荐信。

  4. 设置提醒,而非催促

    在截止日期前一周,可以发一封礼貌的提醒邮件,附上截止日期和提交方式链接。

  5. 事后感谢

    无论申请结果如何,都一定要向推荐人发送感谢信,告知他/她结果,并再次表达感谢。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