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语文答题技巧
语文考试中,写作是分值较高的部分,也是考生容易拉开差距的环节,掌握科学的写作技巧,不仅能提升答题速度,还能提高文章质量,本文将从审题、结构、素材运用、语言表达等方面,结合最新数据,帮助考生在2017年语文考试中取得高分。
精准审题,明确写作方向
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目趋向开放性和思辨性,考生需准确把握题目核心。
关键词分析法
以2017年全国卷Ⅰ作文题为例: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审题要点:
- 限定范围:必须选择两三个关键词,不能只写一个或全部涉及。
- 写作目的:帮助外国青年了解中国,因此语言需通俗易懂,避免晦涩。
- 逻辑关联:所选关键词之间要有内在联系,如“高铁”与“移动支付”可体现中国科技发展。
命题趋势分析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作文命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现实关怀,北京卷的“说纽带”要求考生结合社会现象展开论述,体现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合理布局,构建清晰结构
一篇优秀的作文通常具备清晰的结构,常见的模式包括“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
经典三段式结构
- 开头:点明主题,吸引读者,可采用设问、引用、对比等方式。
- 主体:分论点展开,每个段落围绕一个核心观点,辅以例证。
- :升华主题,呼应开头,避免简单重复。
递进式结构示例
以“科技与人文”为主题:
- 现象层:列举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如移动支付、高铁)。
- 问题层:探讨科技可能带来的问题(如人际疏离)。
- 解决层:提出科技与人文应平衡发展。
素材运用,增强说服力
恰当的素材能让文章更具说服力,以下是2017年热门话题及相关数据,可供考生参考。
最新社会热点数据
热点话题 | 数据来源 | 关键数据 |
---|---|---|
共享单车 | 艾瑞咨询《2017年中国共享单车市场研究报告》 | 2017年共享单车用户规模达2.09亿,同比增长632.1% |
移动支付 | 中国人民银行《2017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 | 移动支付交易金额达202.93万亿元,同比增长28.8% |
空气污染 | 环保部《201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 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9.9% |
(数据来源:权威机构公开报告)
经典名句引用
- 科技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
- 文化类:“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
- 环保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
语言表达,提升文采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精准、生动的表达能提升文章档次。
避免口语化
- 原句:共享单车真的很方便。
- 优化:共享单车的普及,极大提升了城市短途出行的效率。
善用修辞
- 比喻:高铁如一条银龙,穿梭于中华大地。
- 排比:移动支付改变了消费方式,重构了金融生态,重塑了社会习惯。
常见误区及规避方法
- 跑题偏题:紧扣题目关键词,写作过程中反复回扣主题。
- 素材堆砌:素材要为论点服务,避免无关内容的堆叠。
- 语言空洞:多用具体事例和数据,增强说服力。
个人观点
语文写作并非单纯的语言技巧,而是思维能力的体现,考生应在平时积累素材,培养逻辑思维,考试时才能从容应对,2017年的作文命题更注重现实关怀,因此多关注社会热点,结合自身思考,才能写出有深度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