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结尾就像一场演出的压轴大戏,一个精彩的结尾能让整篇文章的意境升华,给读者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反之,一个平淡或仓促的结尾则会功亏一篑。

下面我将为您系统地梳理文章结尾的技巧,从基本原则到具体方法,再到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您写出令人拍案叫绝的结尾。
结尾的核心原则
在掌握具体技巧前,请先记住结尾的四个核心原则:
- 首尾呼应,结构完整:结尾最好能回应开头,形成闭环,这能让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给读者一种“旅程圆满结束”的感觉。
- 总结全文,升华主旨:结尾需要对文章的核心观点或情感进行提炼和升华,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它要告诉读者:“我想说的最重要的东西是……”。
- 引人深思,余味悠长:好的结尾不应把所有话都说尽,而应像钟声一样,在读者心中回荡,它要能激发读者的想象、情感或思考,留下“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 简洁有力,避免拖沓:结尾要干净利落,避免画蛇添足,不要在结尾处引入新的、未经讨论的观点或信息,也不要用“、“这类词语来生硬地收尾。
十大实用结尾技巧
以下是十种经典且有效的结尾技巧,您可以根据文章类型和风格灵活运用。
总结点题型
这是最常用也最稳妥的方法,在结尾处用凝练的语言概括全文的核心内容,重申中心论点。
- 适用文体:议论文、说明文、研究报告、工作总结。
- 示例:
无论是从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还是现实意义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都刻不容缓,它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负责,让我们携手努力,让这些文明的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首尾呼应法
在结尾处有意识地回应开头的某个意象、场景或问题,形成完美的结构闭环。
- 适用文体:记叙文、散文、演讲稿。
- 示例(开头:夕阳下,一个孤独的背影走在乡间小路上……):
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但这一次,他的脚步不再沉重,身后,炊烟袅袅,那是家的方向,他终于明白,这脚下的每一步,都通向归途。
抒情议论法
在叙述完具体事件后,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感悟或进行议论,将文章的立意推向高潮。
- 适用文体:记叙文、散文、读后感。
- 示例:
那一刻,我看着父亲布满老茧的双手,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这双手,曾为我撑起一片天,如今却日渐粗糙,父爱如山,沉默而厚重,它不需要华丽的语言,却足以温暖我的一生。
引用升华法
引用名人名言、诗词歌赋、俗语谚语或经典文献来结尾,借助其权威性或文学性,提升文章的格调和说服力。
- 适用文体:议论文、散文、演讲稿。
- 示例:
面对时代的洪流,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叶扁舟,但只要我们心怀梦想,手握桨舵,便能如李白所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抵达理想的彼岸。
想象未来法
将文章的意境延伸到未来,描绘一幅蓝图或一种愿景,给读者以希望和憧憬。
- 适用文体:倡议书、演讲稿、展望未来的文章。
- 示例:
我们可以想象,在不远的将来,当孩子们走进这片重建的图书馆,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书页上,知识的种子将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这,就是我们今天努力的意义所在。
提问引人法
结尾处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将思考的权利交给读者,让文章的余韵在读者心中延续。
- 适用文体:议论文、评论性散文、演讲稿。
- 示例:
科技的进步让世界变得触手可及,但也让我们前所未有地感到孤独,当算法能为我们推荐一切,我们是否正在失去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能力?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哲理升华法
从具体的人、事、物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使文章的立意得到升华。
- 适用文体:散文、小品文、记叙文。
- 示例(写一株小草):
一株小草,看似渺小,却蕴含着顶破石缝的顽强力量,生命,不正如这株小草吗?无论身处何种逆境,只要心怀坚韧,终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场景定格法
像电影镜头一样,将文章的最后一个画面定格在某个富有冲击力或象征意义的场景上,让读者自己去品味和感受。
- 适用文体:小说、特写、叙事性散文。
- 示例:
他转过身,对着我露出了一个久违的微笑,夕阳的余晖正好打在他的脸上,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
号召行动法
在结尾处发出呼吁,号召读者采取某种行动,使文章从理论走向实践,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
- 适用文体:倡议书、评论、演讲稿。
- 示例:
保护环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从今天起,让我们少用一个塑料袋,多植一棵树,用点滴行动,共同守护我们唯一的蓝色星球。
留白含蓄法
不直接点明主旨,而是通过含蓄、暗示的语言,或戛然而止的方式,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 适用文体:小说、诗歌、抒情散文。
- 示例:
信写完了,我没有寄出,窗外,雨又下了起来,淅淅沥沥,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需要避免的结尾“雷区”
- 画蛇添足:结尾处重复啰嗦,或添加与文章无关的信息。
- 仓促收尾:还没把话说清楚,文章就突然结束了,让读者感到困惑。
- 空喊口号:结尾用一些空洞、浮夸的口号,显得不真诚,缺乏说服力。
- 主旨偏移:结尾引入了一个与全文主题无关的新观点,导致文章立意混乱。
选择哪种结尾技巧,取决于你的文章类型、写作目的和目标读者。
- 议论文,适合用总结点题、引用升华、号召行动。
- 记叙文/散文,适合用首尾呼应、抒情议论、场景定格、哲理升华。
- 演讲稿,适合用总结点题、号召行动、想象未来。
最好的结尾是自然流露的,它应该是你文章情感和思想的必然归宿,多读多练,用心感受,你一定能找到最适合你文章的“完美收官”之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