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做人的说话技巧,到底该如何有效提升沟通能力?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实用的话题,说话技巧的核心,并非是油嘴滑舌或虚伪奉承,而是通过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清晰表达自己,并最终达成共识或解决问题

做人的说话技巧,到底该如何有效提升沟通能力?-图1

它是一门将“善意”和“智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艺术,下面我将从核心理念、关键原则、不同场景应用以及需要避免的雷区四个方面,为你系统地梳理“做人的说话技巧”。


核心理念:说话的底层逻辑

在掌握具体技巧之前,先建立正确的底层认知,这比任何技巧都重要。

  1. 真诚是必杀技:所有技巧都应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上,虚假的奉承和刻意的恭维,别人一眼就能看穿,反而会让人反感,发自内心的善意和尊重,是沟通的基石。
  2. 换位思考是前提:开口之前,先想一想“如果我是他,我想听到什么?我会有什么感受?” 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你的语言自然会变得体贴、得体。
  3. 沟通是双向的,不是演讲:说话的目的不是“说出去”,而是“让对方听进去,并产生预期的反应”,要学会倾听,并根据对方的反馈调整自己的表达。
  4. 情绪价值是高级能力:能让人跟你说话后感到舒服、被理解、被鼓舞,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能力,高情商的沟通,往往能提供积极的情绪价值。

关键原则:让语言充满力量

多听少说,先听后说

  • 倾听是最好的尊重:当别人说话时,给予全神贯注的倾听,适时点头、用“嗯”、“是的”等回应,表示你在认真听。
  • 倾听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不要急于打断或反驳,先完整听完,理解对方的观点、情绪和需求,你甚至可以复述一下你的理解:“所以你的意思是……对吗?” 这不仅能确保你理解正确,也让对方感到被尊重。

赞美要具体,批评要对事

  • 无效赞美:“你真棒!”“你真漂亮!”(太空泛,显得不走心)
  • 有效赞美:“你今天这个PPT做得真棒,特别是数据图表那一部分,非常清晰直观,让人一看就懂。”(具体指出优点,显得真诚)
  • 无效批评:“你怎么总是这么马虎!”(人身攻击,激起对方防御心理)
  • 有效批评:“这份报告的第三页数据好像有点出入,我们再核对一下,确保准确性。”(对事不对人,给出建设性意见)

学会提问,引导对话

  • 多用开放式问题:用“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何看待”等词语开头,鼓励对方多说。

    把“你喜欢这个电影吗?”换成“你觉得这个电影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 少用封闭式问题:用“是不是”、“对不对”、“有没有”等词语开头,容易让对方只能回答“是”或“不是”,终结对话。

软化语言,留有余地

  • 多用“我们”,少用“你”和“我”:“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比“你应该这么做”或“我觉得我这么做是对的”更有合作感。
  • 使用缓冲词:在提出不同意见或请求时,可以加上“可能”、“或许”、“我个人觉得”、“你看这样好不好?”等,让语气更委婉。

    “我有个不成熟的小建议……” “可能是我没理解对,你的意思是……”

  • 表达感谢和歉意:“谢谢你”、“麻烦你了”、“对不起”,这些简单的词语有巨大的魔力,能瞬间缓和气氛,表达善意。

控制情绪,冷静表达

  • 生气时,先深呼吸:情绪上头时,说的话往往伤人,在开口前,给自己几秒钟冷静的时间。
  • 对事不对人:即使你非常生气,也要把焦点放在“这件事”上,而不是攻击“这个人”,说“这个方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不是“你这个方案太烂了”。

不同场景的应用

如何赞美别人?

  • 赞美细节:不要只夸“人好”,要夸具体的行为和细节,与其说“你真是个热心的人”,不如说“上次我搬家多亏了你,跑前跑后,太感谢了”。
  • 赞美对方的努力和选择:赞美对方的品味、眼光和付出,比赞美天生的特质(如漂亮、聪明)更能打动人。“你选的这件衣服真有品味,很衬你”,比“你真好看”更显高级。
  • 在背后赞美:如果别人从第三人口中听到你的赞美,效果会加倍,因为这显得你非常真诚。

如何拒绝别人?

拒绝是一门艺术,核心是“先共情,再拒绝,后给方案”

  • 公式:表示理解/感谢 + 清晰拒绝 + 提供替代方案/表达歉意
  • 例子
    • 同事请你帮忙:“谢谢你想到我,这个任务听起来确实很重要(理解),但我手头这个项目今天必须交,实在抽不出时间(拒绝),我可以帮你看看哪个部分比较关键,或者推荐XX他可能比较擅长(方案)。”
    • 朋友邀请你:“非常感谢你的邀请,我真的很想去(感谢),但我那天已经有别的安排了,去不了(拒绝),我们下次再约好不好?或者下周我请你吃饭(方案)。”
  • 关键:态度要坚定,但语气要温和,不要给出模棱两可的答案,我尽量吧”,这会给对方虚假的希望。

如何提出不同意见?

核心是“肯定对方,提出补充,共同探讨”

  • 公式:肯定对方观点/部分正确 + 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 + 寻求共识
  • 例子

    “你这个想法很有创意,考虑到了A和B两点,非常全面(肯定),我还在想,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考虑一下C这个因素,它可能会带来新的可能性(补充),我们一起看看C方案是否可行?(探讨)”

  • 关键:不要直接说“不对”、“你错了”,用“、“、“还有一个角度是……”等词语来引出你的观点。

如何安慰别人?

核心是“陪伴和倾听,而不是说教”

  • 要做的
    • 陪伴:静静地坐在他身边,或者一个拥抱,比任何语言都有力量。
    • 倾听:让他把情绪发泄出来,你只需要认真听,说“嗯,我明白”、“这确实很难过”。
    • 肯定情绪:告诉他“有这种感觉是完全正常的”,不要否定他的感受。
  • 不要做的
    • 不要说教:别急着说“你想开点”、“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 不要比较:别说“这算什么,我上次比你惨多了”。
    • 不要急着给建议:除非对方明确请求,否则先让他把情绪处理好。

需要避免的雷区

  1. 背后说人坏话:这是人际交往的大忌,没有不透风的墙,说出去的话迟早会传到当事人耳朵里,严重损害你的信誉。
  2. 炫耀自己:无论你多优秀,频繁地炫耀只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和嫉妒,真正的强大是低调的。
  3. 负能量爆棚:没有人喜欢和一个整天抱怨、传播负面情绪的人待在一起,偶尔倾诉可以,但不要成为“祥林嫂”。
  4. 开过分的玩笑:开玩笑要看对象、看场合、看关系,拿别人的痛点、隐私、缺陷开玩笑,是非常不尊重人的行为。
  5. 轻易打断别人说话:这是极度不礼貌的行为,会让人觉得你很自大,不尊重人。
  6. 使用绝对化的词语:总是说“你总是”、“你从不”、“绝对”、“肯定”等,会让沟通变得僵硬,容易引发争论。

说话技巧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刻意练习不断反思

  • 从今天起,尝试在每一次对话中运用一两个小技巧,比如先倾听、或者给出具体的赞美。
  • 多观察:留意身边那些你感觉“会说话”的人,看他们是如何表达和倾听的。
  • 多反思:每次沟通后,回想一下哪些话说得很好,哪些话说得不好,下次如何改进。

最好的说话技巧,是让你的每一句话都带着温度和善意,当你真正关心他人,并愿意为他们着想时,你的语言自然会变得动听而有力量。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