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高于一切,趣味而不低俗”
杜蕾斯的广告从不赤裸裸地展示产品,而是通过隐喻、双关、借势、幽默等手法,将“安全”、“关爱”、“情趣”这些核心价值巧妙地融入日常场景,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记住了品牌。
杜蕾斯广告创意的几大经典手法与案例解析:
借势营销 (Piggyback Marketing) - 王者风范
这是杜蕾斯最广为人知也最成功的策略,它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巧妙的姿态,融入公共热点事件,实现“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果。
-
经典案例:北京暴雨
- 事件: 北京遭遇特大暴雨,城市内涝。
- 杜蕾斯行动: 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张照片:一双杜蕾斯套鞋被套在雨刷器上,旁边配文:“北京今日雨量较大,注意‘防水’。”
- 妙处:
- 关联性: “防水”一语双关,既指物理上的防水,也暗指杜蕾斯产品的“安全防护”功能。
- 创意性: 将产品变成一个实用的“工具”,形象生动,毫不生硬。
- 时效性: 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引爆了社交媒体。
-
经典案例:苹果发布会
- 事件: 苹果发布新款iPhone,通常会取消耳机孔。
- 杜蕾斯行动: 杜蕾斯官方推特发了一张图,一个包装盒上写着:“新品上市,比以往更大、更薄、更无孔不入。”
- 妙处:
- 精准洞察: 抓住了“无孔不入”这个关键词,并将其与杜蕾斯的功能和品牌调性完美结合。
- 高级幽默: 没有直接提苹果,但所有人都懂,这种“隔空喊话”显得既自信又风趣。
双关语与文字游戏 - 语言的艺术
中文的博大精深为杜蕾斯提供了无限的创意空间,一句简单的话,往往能包含多层含义。
-
经典案例:产品宣传
- 广告语: “爱,要设防。”
- 妙处: “设防”既有“做好准备、采取措施”的意思,也直接指向“使用安全套进行防护”,简洁有力,传递了核心价值。
-
经典案例:情人节营销
- 广告语: “最长的陪伴,是最深的承诺。”
- 妙处: 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爱情中的长久陪伴,也可以巧妙地暗示产品带来的持久体验,充满了温情和高级感。
视觉隐喻 - 此时无声胜有声
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杜蕾斯深谙此道,用极简的视觉元素传递丰富的信息。
-
经典案例:包装纸创意
- 场景: 杜蕾斯的包装纸印满了小凸点。
- 创意延伸: 在一些广告中,他们会展示用这张包装纸包裹的礼物,或者将其作为背景,当人们看到这些小凸点时,会立刻联想到产品的特性,无需任何文字说明。
- 妙处: 将产品特性视觉化,成为一种品牌符号,充满想象空间。
-
经典案例:产品本身
- 场景: 将安全套吹成一个气球,上面画上笑脸。
- 妙处: 将一个功能性的产品,变成了一个充满童趣和爱意的“气球”,彻底消解了其可能带来的尴尬感,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
情感连接与价值观输出 - 超越产品本身
杜蕾斯卖的从来不只是安全套,而是一种更健康、更开放、更负责任的性观念和两性关系。
-
经典案例:“别紧张”系列
- 一系列海报或视频,主题围绕“别紧张”,第一次别紧张”、“别紧张,我们都有点小紧张”等。
- 妙处: 它不直接说教,而是用一种共情的方式,去化解人们在亲密关系中可能存在的焦虑和不安,这建立了一种情感上的信任,让品牌成为一个“懂你”的朋友。
-
经典案例:关注女性健康
- 推出“Lover-Guide”等指南,普及性知识,倡导女性在性关系中的自主权和愉悦感。
- 妙处: 展现了品牌的社会责任感,从“卖产品”升级为“提供解决方案和价值观引领”,极大地提升了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
杜蕾斯广告成功的关键要素总结:
- 精准的品牌定位: 始终围绕“情趣”和“安全”,但从不低俗,而是将其提升到“爱”、“关怀”、“责任”的高度。
- 对热点的敏锐嗅觉: 团队反应迅速,总能第一时间找到品牌与热点的最佳结合点。
- 高级的幽默感: 它的幽默是“成年人”的幽默,需要一点思考才能get到笑点,这种“门槛”反而让粉丝觉得更有品味。
- 强大的创意团队: 杜蕾斯拥有一个顶尖的营销团队,他们懂产品、懂文化、懂人性,更懂社交媒体的传播规律。
- 敢于打破常规: 在一个相对保守的市场,杜蕾斯用一种开放、坦诚的态度,开创了全新的品牌沟通方式。
杜蕾斯的创意广告是“品牌人格化”的典范,它像一个风趣、博学、又有点小坏的朋友,用智慧和幽默,与消费者进行着持续而深入的对话,最终将“杜蕾斯”这个品牌名,变成了一个代表着“情趣、安全和爱”的文化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