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从考前准备、考场实战、核心技巧三个层面来展开,并针对不同文体(记叙文、议论文)给出具体建议。

第一部分:考前准备——功夫在诗外
考场上挥洒自如的背后,是长期的积累和准备。
积累素材:打造你的“弹药库”
- 素材来源:- 课本与教材: 语文课本、历史课本、政治课本都是金矿,里面的人物故事、历史事件、哲学思想,都是最稳妥、最深刻的素材。
- 阅读与生活: 阅读名著、时事新闻、人物传记、优秀范文,更重要的是,观察生活,记录下你身边的小事、你的感悟、你的思考,真实的生活细节最有感染力。
- 个人经历: 你自己的成长故事、一次失败的经历、一次成功的喜悦、与家人朋友的点滴,这些都是独一无二的素材。
 
- 如何整理:- 分类整理: 不要杂乱无章地堆砌,可以按主题分类,如:“家国情怀”、“科技创新”、“奋斗拼搏”、“文化传承”、“个人成长”、“品德修养”等。
- 建立素材卡片: 为每个素材写一段100字左右的简介,包含:人物/事件 + 核心精神/观点 + 可引用的名言/金句,关于苏轼,可以写:被贬黄州,却能“竹杖芒鞋轻胜马”,体现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名言:“一蓑烟雨任平生。”
 
结构训练:搭建你的“脚手架”
好的结构是文章的骨架,考前必须熟练掌握几种基本结构。
- 凤头(开头): 亮、美、短,迅速点题,吸引阅卷老师。- 开门见山式: 直接提出中心论点。
- 引用名言式: 引用名言警句引出话题。
- 设置悬念式: 提出一个问题,引发读者思考。
- 场景描写式: 描绘一个生动的场景,引出下文。
 
- 猪肚(主体): 充实、有条理、有层次,这是文章的核心。- 并列式: 分论点1 + 论证,分论点2 + 论证,分论点3 + 论证,各分论点之间是平行关系。
- 递进式: 是什么(提出问题) -> 为什么(分析问题) -> 怎么办(解决问题),层层深入。
- 正反对比式: 从正面和反面两方面进行论证,使观点更鲜明。
 
- 豹尾(: 响亮、有力、余味悠长。- 总结全文式: 再次强调中心论点,收束全文。
- 升华主题式: 由个人感悟上升到时代精神、民族大义等更高层面。
- 呼应开头式: 回到开头的场景或问题,形成完美的闭环。
- 引人深思式: 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语言锤炼:打磨你的“外衣”
- 多使用书面语: 避免口语化、网络用语。
- 巧用修辞: 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引用等,能让文章文采斐然。
- 句式多变: 长短句结合,整散句结合,避免单调。
- 积累“高级词汇”和“亮眼句式”: 用“岁月流转”代替“时间过去”,用“是……更是……”的句式来深化层次。
第二部分:考场实战——分步击破,稳扎稳打
后,不要急于动笔,按照以下步骤来:
第一步:审题立意(5-10分钟)—— 文章的“灵魂”
- 抓关键词: 圈出题目中的核心词、限制词、修饰词。
- 明确文体: 题目要求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是书信还是演讲稿?
- 确定中心: 这篇文章你想表达什么核心思想?中心必须正确、明确、深刻,一个模糊的中心是文章最大的敌人。
- 列提纲: 用几分钟时间,在草稿纸上快速写下你的文章结构。- 中心论点: 一句话概括。
- 分论点: 2-3个,用简洁的语言写下。
- 论据/素材: 每个分论点配1-2个素材。
- 开头和结尾的思路: 怎么开头?怎么结尾升华?
 
示例:
- 题目: 《谈“慢”与“快”》
- 中心论点: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既要追求“快”的效率,也要学会“慢”的智慧,张弛有度方能行稳致远。
- 分论点1: “快”是时代发展的引擎,能让我们抓住机遇,提升效率。(论据:高铁、5G技术)
- 分论点2: “慢”是内心沉淀的良方,能让我们品味生活,涵养精神。(论据:品茶、读书、艺术创作)
- 分论点3: 关键在于张弛有度,在“快”与“慢”之间找到平衡。(论据:张弛有度的运动员、科学家)
第二步:快速成文(40-45分钟)—— 文章的“血肉”
- 严格按照提纲写: 不要写到一半突然改变想法,这会打乱节奏。
- 段落清晰: 每段最好只表达一个中心意思,段首句尽量是中心句。
- 素材使用技巧:- 详略得当: 一个核心素材要写得具体、生动;辅助素材可以简略带过。
- 夹叙夹议: 在叙述完一个素材后,一定要有议论和分析,点明它如何证明你的分论点。“摆事实”之后一定要“讲道理”。
- 一材多用: 一个好的素材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用于不同的题目,苏轼的事迹,既可以谈乐观,也可以谈坚持,还可以谈文化传承。
 
第三步:检查修改(5-10分钟)—— 文章的“妆容”
- 检查错别字和语病: 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错别字可能让印象分大打折扣。
- 检查标点符号: 特别是引号、逗号、句号的使用是否规范。
- 检查结构和逻辑: 中心论点是否突出?分论点之间是否有逻辑关系?论证过程是否顺畅?
- 通读一遍: 感受文章的语感和节奏,对不顺口的地方进行微调。
第三部分:核心技巧与不同文体侧重
A. 议论文技巧: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 观点要“准”: 立意要符合主流价值观,不能偏激。
- 论据要“实”: 事实论据要真实、典型;道理论据要权威、可信。
- 论证要“透”: 论证过程要深入,不能只是简单堆砌素材,要学会分析,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 逻辑要“清”: 段落之间、句子之间要有清晰的逻辑关联词,如“………”、“不仅………”、“…”。
B. 记叙文技巧:以事感人,以情动人
- 选材要“真”: 写亲身经历或感受最深的事,这样情感才真挚。
- 细节要“活”: 运用五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描写,加入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描写,让人物和场景“立”起来,不要只写“我很难过”,可以写“我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怎么也擦不干,心里像堵了一块大石头”。
- 结构要“巧”: 可以采用倒叙、插叙,设置悬念,制造波澜,结尾要点睛,升华主题。
- 情感要“浓”: 记叙文的灵魂在于情感,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师生情,都要将情感贯穿全文,让读者感同身受。
高分作文公式
高分作文 ≡ 准确的立意 + 清晰的结构 + 充实的素材 + 生动的语言 + 规范的书写
请记住:作文是练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 多读、多思、多写、多改,你的写作能力一定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