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理念:心态与定位
在拿起相机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和拍摄目标。

-
做“故事讲述者”,而非“记录员”:
- 记录员:只是简单地拍下现场画面。
- 故事讲述者:通过一张或一组照片,传递信息、情感和观点,您的照片应该能回答读者关心的问题:发生了什么?谁在做?为什么重要?
-
视角要“低”,情感要“真”:
- 视角低:不要总站在高处俯拍,而应走到群众中间,用平视甚至仰视的视角,去展现人物的真实面貌和劳动场景,这会让照片更具亲和力和冲击力。
- 情感真:乡镇新闻的主角是农民、工人、基层干部,他们的喜怒哀乐、辛勤汗水都是最真实的情感,您的任务是捕捉这些真实的瞬间,而不是摆拍和导演。
-
内容要“近”,意义要“远”:
- 内容近:聚焦于乡镇的日常小事、具体人物、一个项目、一场活动,细节是新闻摄影的生命力。
- 意义远:通过这些“近”的内容,折射出时代的变迁、政策的落地、乡村的发展,一张好的乡镇新闻照片,是小切口,展现大主题。
拍摄内容:从哪里入手?
乡镇新闻摄影的题材非常广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线索:
-
政策落地“实拍记”:
- 主题: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环境整治、教育医疗改善等。
- 拍什么:
- 人物:受益的村民、一线的驻村干部、技术专家。
- 场景:新建的公路、改造后的危房、现代化的农业大棚、热闹的电商直播间。
- 过程:施工的场景、培训的现场、丰收的喜悦。
- 技巧:将宏大的政策与具体的人和事结合起来,用“小人物”的故事来展现“大政策”的成效。
-
产业发展“致富经”:
- 主题:特色种植、养殖业、乡村旅游、手工艺品、返乡创业等。
- 拍什么:
- 细节:沾满泥土的双手、专注的神情、丰收的果实、精巧的制作过程。
- 对比: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对比。
- 环境:美丽的田园风光、有特色的农家院、整洁的工厂车间。
- 技巧:突出“新”与“特”,展现产业带来的活力和农民的幸福感。
-
乡风文明“新风貌”:
- 主题:移风易俗、文化活动、邻里互助、模范家庭、文明村创建等。
- 拍什么:
- 活动:广场舞、乡村大舞台、节日庆典、红白理事会现场。
- 人物:村里的老艺人、热心肠的志愿者、孝老爱亲的模范。
- 环境: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充满文化气息的村史馆、宣传栏。
- 技巧:捕捉欢乐、和谐、温馨的氛围,展现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面貌。
-
突发事件与应急响应:
- 主题: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
- 拍什么:
- 人物:冲锋在前的党员干部、志愿者、救援人员。
- 场景:紧张有序的救援现场、风雨中坚守的身影、群众转移安置的情况。
- 细节:湿透的衣衫、磨破的手套、疲惫但坚定的眼神。
- 技巧:快速、真实、有力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突出人的精神和责任感。
拍摄技巧:如何拍出好照片?
-
构图:简洁是王道
- 黄金分割/三分法:将主体放在画面交叉点或线上,避免居中带来的呆板。
- 引导线:利用道路、田埂、河流、人物的视线等线条,引导观众视线到主体上。
- 框架构图:利用门框、窗户、树枝等作为前景,形成一个“画框”,突出主体,增加画面层次感。
- 留白:在人物视线方向或运动前方留出空间,让画面有呼吸感,意境更深远。
-
用光:光线是最好的画笔
- 黄金时刻:日出后和日落前的一小时,光线柔和、温暖,能拍出非常唯美的照片,尤其适合人物肖像和田园风光。
- 阴天散射光:阴天的光线均匀柔和,没有强烈阴影,非常适合拍摄人物肖像,能很好地表现皮肤质感和细节。
- 逆光/侧逆光:可以拍出漂亮的轮廓光(发丝光),让主体与背景分离,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和艺术感,拍摄人物时,注意使用闪光灯或反光板为面部补光。
-
瞬间:决定性时刻的捕捉
- 提前预判:了解事件流程,预判高潮和精彩瞬间会出现在哪里,提前做好构图和参数准备。
- 连拍模式:在动态场景(如比赛、演出、施工)中,使用连拍模式,不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
- 关注表情:人物的表情是传递情感的关键,多拍人物的特写和中景,捕捉他们真实的喜怒哀乐。
-
细节:魔鬼在细节中
- 特写镜头:一双粗糙的手、一粒饱满的稻谷、一滴晶莹的汗水、一张满足的笑脸,特写照片往往比大场景更具冲击力和感染力。
- 环境与人的结合:将人物置于其工作的环境中,既能交代背景,又能展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实战流程与注意事项
-
拍摄前:做足功课
- 沟通:提前与活动组织者、采访对象沟通,了解活动流程、人物背景、拍摄禁忌。
- 准备:检查电池、存储卡、镜头,根据天气情况准备好附件(如雨伞、反光板)。
- 构思:在脑中预想几个拍摄方案和画面。
-
拍摄中:眼疾手快,尊重他人
- 多拍:宁可拍多,不可拍少,同一个场景多角度、多景别地拍摄,为后期编辑提供更多选择。
- 互动:与被摄者交流,让他们放松,拍摄前可以打个招呼,微笑示意,获得许可后再进行近距离拍摄。
- 尊重: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不干涉正常的生产生活,拍摄悲伤或严肃的场景时,保持克制和同理心。
- 安全:时刻注意自身安全,尤其在突发事件或野外拍摄时。
-
拍摄后:整理与二次创作
- 及时备份:第一时间将照片备份到电脑或移动硬盘,防止数据丢失。
- 筛选编辑:严格筛选照片,选出最能代表事件、最具表现力的几张,进行必要的后期处理(如裁剪、调色、锐化),但切记过度失真,新闻摄影以真实为第一原则。
- 图片说明:为每张照片写上准确、简洁的图片说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好的说明文是照片的延伸和补充。
乡镇新闻摄影,器材不是最重要的,一颗热爱基层、善于观察、充满同理心的心才是最宝贵的,放下身段,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用您的镜头去发现美、记录真、传递情,您的每一张照片,都可能成为乡镇发展史上一个闪光的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