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我将从核心原则、结构化流程、针对常见症状的问诊要点、以及沟通技巧四个方面,为您详细解析消化科的问诊技巧。

核心原则
- 系统性: 消化系统是一个从口腔到肛门的连续管道,涉及多个器官,问诊时要遵循“从头到尾”的顺序,确保不遗漏任何环节。
- 精确性: 避免使用“不舒服”、“肚子痛”等模糊词汇,要引导患者使用更精确的描述,如部位、性质、程度、诱因、缓解因素等。
- 关联性: 消化道症状常常不是孤立的,要与全身状况、伴随症状、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联系起来综合分析。
- 同理心: 消化系统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与情绪、压力密切相关,建立良好的医患信任关系,让患者感到被理解,是获取真实信息、提高依从性的基础。
结构化问诊流程(SOAP原则的体现)
S - Subjective (主观信息采集)
主诉
- 目的: 用一句话概括患者最主要的痛苦。
- 问法: “您今天来看病,最主要的不舒服是什么?” “这个问题困扰您多久了?”
- 示例: “上腹部疼痛伴反酸3个月。” “解黑色大便2天。”
现病史 这是问诊的核心和灵魂,要围绕主诉的“症状”展开,采用 “OLDCARTS” 模型进行详细询问:
-
O - Onset (起病):
- “这个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 “是突然发生的,还是慢慢出现的?”
- “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如:吃饭后、劳累后、情绪激动后)”
-
L - Location (部位):
- 疼痛/不适: “具体是哪个地方不舒服?” “能用一个手指指给我看吗?” (注意“掌指征”)
- 辐射: “这个疼痛会往别的地方串吗?比如后背、肩膀、胸口?” (如胆绞痛、心梗)
- 其他症状: “反酸/烧心感觉在胸口还是上腹部?” “腹泻前有腹痛吗?腹痛在肚子的哪个位置?”
-
D - Duration (病程):
- “每次发作持续多久?” (如:胃痛持续半小时还是几小时?)
- “是持续性的,还是间歇性的?间歇多久发作一次?”
- “这个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时好时坏?”
-
C - Character (性质):
- 疼痛性质: “这种疼痛是什么样的?是绞痛、胀痛、刺痛、烧灼痛、隐痛、还是刀割样痛?”
- 其他症状性质: “反酸是酸水涌到喉咙吗?” “打嗝是嗳气还是频繁的呃逆?” “大便是什么形状?是成形的、糊状的、还是水样的?”
-
A - Aggravating/Alleviating Factors (诱因与缓解因素):
- 加重因素: “做什么事情会让它更严重?比如吃东西(具体吃什么)、饥饿、躺下、运动、受凉、情绪紧张、喝酒?”
- 缓解因素: “做什么事情能让它好一点?比如吃东西、吃药(什么药)、按摩、呕吐、排便?”
-
R - Radiation (辐射): (已在Location中提及,但可单独强调)
-
A - Associated Symptoms (伴随症状):
- 这是鉴别诊断的关键!
- 与上腹痛相关: 是否伴有反酸、烧心、嗳气、恶心、呕吐(呕吐物是什么?有血吗?)、腹胀、食欲不振?
- 与下腹痛/腹泻相关: 是否伴有里急后重(总想拉但拉不多)、便后不尽感、粘液便、脓血便、发热、体重下降?
- 与“报警症状”相关: 必须主动询问!
- 体重明显下降(“最近3个月体重掉了多少斤?”)
- 吞咽困难或吞咽疼痛
- 呕血或黑便(“大便像柏油一样油黑发亮吗?”)
- 贫血或便血(“大便里有鲜红色的血吗?”)
- 腹部包块
- 持续性黄疸(“皮肤或眼睛变黄吗?尿颜色像浓茶吗?”)
- 不明原因的发热
- 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
-
T - Timing (时间规律):
- “这个症状和吃饭有关系吗?饭前痛、饭后痛、还是夜间痛?”
- “和季节有关系吗?冬天重还是夏天重?”
既往史
- “以前得过类似的病吗?”
- “有没有做过胃镜、肠镜、腹部手术?”
- “有没有其他慢性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
- 药物史: “平时在吃什么药?特别是止痛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抗生素、铁剂、钾片等,这些都可能损伤胃黏膜。”
- 过敏史: “对什么药物或食物过敏?”
个人史与家族史
- 吸烟史: “吸烟多久了?每天几包?” (与溃疡、克罗恩病、胰腺癌相关)
- 饮酒史: “喝酒吗?喝什么酒?每天多少?” (与肝病、胰腺炎、胃黏膜损伤相关)
- 饮食习惯: “平时喜欢吃什么?辛辣、油腻、甜食、腌制食品、浓茶咖啡?饮食规律吗?”
- 旅行史: “最近去过外地或国外吗?” (警惕旅行者腹泻)
- 家族史: “家里有人得过消化道溃疡、炎症性肠病、息肉或癌症吗?” (特别是直系亲属)
针对常见症状的问诊要点
腹痛
- 定位: 上腹、中腹、下腹?偏左还是偏右?
- 性质: 绞痛(空腔脏器梗阻,如胆道、肠管)、胀痛(胀气、梗阻)、烧灼痛(胃酸相关)、刺痛(炎症、穿孔)。
- 规律:
- 胃溃疡: 饭后痛(进食后胃酸刺激溃疡面)。
- 十二指肠溃疡: 饥饿痛、夜间痛(胃排空后胃酸直接接触溃疡),进食后缓解。
- 胆囊炎/胆石症: 右上腹绞痛,油腻饮食后诱发,向右肩背部放射。
- 胰腺炎: 上腹部持续性剧痛,向背部放射,弯腰屈膝位可稍缓解。
腹胀
- 部位: 全腹还是局部?
- 与排便/排气关系: “排气或排便后能缓解吗?” (功能性腹胀的特点)
- 伴随症状: 有无腹痛、呕吐、停止排便排气?(警惕肠梗阻)
腹泻
- 大便次数和性状: 每几次?是稀水样、糊状还是含有黏液/脓血?
- 起病: 突然还是慢性?急性多为感染,慢性多为IBD或IBS。
- 伴随症状: 有无发热、腹痛、里急后重?(里急后重多提示直肠或乙状结肠病变,如感染、IBD、肿瘤)。
便秘
- 频率: 几天一次?
- 大便性状: 干结如羊粪球吗?
- 伴随症状: 有无腹胀、腹痛、排便费力?
- 报警症状: 有无近期排便习惯改变、便细、带血?
恶心与呕吐
- 与腹痛关系: “是先腹痛后呕吐,还是先呕吐后腹痛?” (肠梗阻常先腹痛后呕吐,胃炎常先恶心后呕吐)
- 呕吐物性状: 是胃内容物、胆汁,还是粪臭味?(提示低位肠梗阻)
- 与进食关系: “是在什么情况下呕吐的?吃完饭就吐吗?”
- 量与次数: 呕吐剧烈吗?频繁吗?(警惕幽门梗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