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它们经常被放在一起说,但它们是广告活动中两个不同但又紧密相连的阶段,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理解:

- 广告策划 是 “建造房子的蓝图”,它决定了房子为谁而建(目标受众)、建在哪里(媒体渠道)、要建成什么样(核心策略)、需要花多少钱(预算)以及如何衡量是否成功(效果评估),它是一个战略性的、理性的、逻辑性的过程。
- 广告创意 是 “房子的装修和设计”,它是在蓝图的基础上,用最吸引人、最独特、最令人难忘的方式,把房子的美感和功能展现出来,它是一个感性的、艺术性的、灵感迸发的过程。
没有蓝图的房子是空中楼阁,没有装修的蓝图只是一张纸,下面我们来详细拆解这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广告策划
广告策划是整个广告活动的起点和核心,它为创意提供了方向和依据,一个成功的策划,能让创意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核心流程:
市场分析
- 宏观环境分析: 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大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带来什么机遇或威胁。
- 行业与竞争分析:
- 我们所在的行业现状如何?发展趋势是什么?
- 主要竞争对手是谁?他们的广告策略、卖点、市场份额是怎样的?
- 市场中存在哪些空白点或未被满足的需求?
- 自身产品/品牌分析:
- 我们的产品/品牌有什么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 我们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能为消费者提供什么独特的利益?
目标受众分析 这是策划中最关键的一步,广告不是对所有人说的,而是对特定的人说的。
- 用户画像: 他们是谁?(年龄、性别、职业、收入、地域等)
- 心理图谱: 他们有什么兴趣爱好、生活方式、价值观?
- 行为习惯: 他们如何获取信息?常看什么媒体?在什么场景下会考虑购买我们的产品?
- 痛点与需求: 他们面临什么问题?我们的产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他们的深层渴望是什么?
设定广告目标 目标必须是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且有时间限制的。
- 认知目标: 提高品牌知名度,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目标受众认知度从30%提升到50%)
- 态度目标: 改变消费者对品牌的看法,建立好感度。(品牌好感度提升20%)
- 行为目标: 促进销售,引导用户采取行动。(线上店铺流量增长50%,产品销量提升30%)
核心策略制定 这是策划的“灵魂”,是指导所有创意和执行的“北极星”。
- 定位策略: 我们希望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独特位置?是“最专业的”、“最有趣的”、“最性价比高的”还是“最奢华的”?
- 核心诉求/卖点: 我们对目标受众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必须能打动他们,并与我们的定位一致。
- 品牌调性: 广告的整体风格应该是怎样的?(科技感、温暖、幽默、高端、亲切等)
媒体策略 决定了“在什么地方、对什么人、说什么”。
- 媒体选择: 根据目标受众的媒体接触习惯,选择合适的渠道,针对年轻人的潮牌,可能首选抖音、B站、小红书;针对商务人士,可能首选LinkedIn、行业媒体、财经类App。
- 媒体组合: 通常不会只用单一媒体,而是组合使用,用社交媒体引爆话题,用搜索引擎承接流量,用线下活动深化体验。
- 排期与预算: 在什么时间段投放?每个渠道分配多少预算?
预算与效果评估
- 预算分配: 将总预算合理分配到创意制作、媒体购买、活动执行等各个环节。
- 效果评估指标: 如何衡量广告是否成功?需要设定KPI(关键绩效指标),如曝光量、点击率、转化率、ROI(投资回报率)等。
第二部分:广告创意
创意是广告的血肉,是让信息从“被看到”到“被记住”再到“被影响”的关键。
核心要素:
创意简 这是创意工作的“任务书”,由策划团队提供给创意团队,一份好的创意简必须清晰回答以下问题:
- 背景: 为什么要做这次广告?(市场背景、面临的挑战)
- 目标: 我们希望这次广告达成什么具体目标?
- 目标受众: 我们在对谁说话?
- 核心卖点/支持点: 我们要告诉他们什么?为什么他们应该相信?
- 品牌调性: 广告应该是什么样的感觉?
- 传播渠道: 广告将在哪里发布?(这会影响创意形式,如15秒视频 vs. 海报)
- 必须包含的信息: 品牌Logo、Slogan、产品名等。
创意构思 这是“灵光一闪”的阶段,没有固定公式,但有常用方法。
- 头脑风暴: 围绕创意简,进行天马行空的联想,不设限制。
- 旧元素,新组合: 将看似不相关的概念重新组合,产生新的意义。
- 逆向思维: 大家都在往东走,我们试试往西走,制造惊喜。
- 洞察驱动: 从策划中找到深刻的消费者洞察,用创意去表达它,针对“打工人”的疲惫,可以创意出“摸鱼”相关的内容,引发共鸣。
创意执行 将构思落地,形成具体的广告作品。
- 核心创意概念: 这是整个创意的“大创意”,是统领性的、可延展的,某饮料品牌的“深夜食堂”概念。
- 表现形式: 根据渠道和目标,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
- 平面广告: 海报、图片、信息图等。
- 视频广告: TVC(电视广告)、短视频、微电影等。
- 互动广告: H5、小程序、AR互动等。
- 文案: 广告语、标题、正文等,力求简洁、有力、有记忆点。
- 视觉设计: 色彩、构图、字体、版式等,需要符合品牌调性。
第三部分:策划与创意的协同
策划和创意是共生关系,缺一不可。
- 策划为创意提供“弹药”和“方向”:没有策划,创意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能会偏离商业目标,变成自嗨的艺术品。
- 创意为策划注入“灵魂”和“生命力”:没有创意,再完美的策划也只是冰冷的计划,无法触动消费者,无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脱颖而出。
一个经典的协同流程:
- 策略先行: 策划团队完成所有分析,输出一份清晰的《广告策划案》和《创意简》。
- 创意发想: 创意团队基于《创意简》进行头脑风暴,产出多个创意方向。
- 内部评审: 创意团队向策划、客户等各方展示创意方向,讨论哪个创意最能有效达成策略目标。
- 深化与执行: 选定的创意方向被进一步深化,制作成具体的广告物料。
- 投放与复盘: 按照策划的媒体策略进行投放,并根据数据反馈进行复盘和优化。
| 维度 | 广告策划 | 广告创意 |
|---|---|---|
| 核心 | 战略、方向、逻辑 | 艺术、灵感、表达 |
| 问题 | 做什么?为什么做?对谁做?在哪做? | 怎么做?用什么形式说?如何打动人? |
| 产出 | 策划案、创意简、媒体排期 | 广告作品、视频、文案、设计稿 |
| 分析、目标、策略、预算、ROI | 灵感、洞察、概念、表现、情感 | |
| 关系 | 地基与蓝图 | 建筑与装修 |
在现代广告行业,界限越来越模糊,一个优秀的广告人,既要有策划的“左脑思维”(逻辑、数据、战略),也要有创意的“右脑思维”(感性、想象、共情),只有将二者完美结合,才能创造出既能打动人心、又能实现商业目标的卓越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