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2025小学记事作文技巧,如何写出高分记事文?

第一部分:心态准备——“作文”不是大老虎!

要让孩子明白:写作文就是讲故事,是把你开心、难过、有趣的经历用笔告诉别人。

小学记事作文技巧-图1

  • 克服恐惧: 告诉孩子,不用怕写不好,也不用追求“完美”,就像画画一样,每个人的画都是独一无二的,你的故事,就是最棒的素材。
  • 做个生活的“小观察家”: 鼓励孩子多留意生活中的小事,妈妈今天做了一道新菜,和同学吵架又和好了,或者发现了一只特别的小虫子,这些都是作文的好材料。

第二部分:核心四步法——“搭积木”式写作文

写一篇记事文,就像搭一个乐高城堡,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四步。

第一步:搭好“地基”——想清楚“写什么” (审题与选材)

  • 审题: 看清楚题目要求,比如题目是《一件开心的事》,那你就要选一件让你心里“咯咯笑”或者“乐开花”的事情来写。
  • 选材: 从你的“生活小仓库”里,挑出最有趣、最难忘的一件事。
    • 选“小”不选“大”: 不一定要写“去北京旅游”这么大的事,写“第一次学骑自行车时摔了个大跟头”或者“和爸爸一起烤饼干把饼干烤糊了”,反而更真实、更好写。
    • 选“真”不选“假”: 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感受才深刻,可以稍微加工,但不要凭空捏造。
    • 选“新”不选“旧”: 想想最近发生的事,或者别人很少写的事,这样你的作文会让人眼前一亮。

【小技巧】 可以让孩子准备一个“素材本”,随时记下生活中有趣的小事。

第二步:画出“图纸”——想清楚“怎么写” (列提纲)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让孩子养成“先列提纲再动笔”的好习惯,就像画画前先轻轻打个草稿,提纲不用复杂,用几个关键词或短句子就行。

经典记叙文结构:开头 + 中间 + 结尾

  • 开头 (凤头): 要漂亮、吸引人,像小孔雀开屏一样。

    • 目的: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或者直接说出你的心情。
    • 例子:
      • 直接式:“上个星期天,天气真好,我和妈妈一起去公园放风筝。”
      • 心情式:“一想起那次包饺子的经历,我的嘴角就忍不住要上扬。”
  • 中间 (猪肚): 内容要充实、具体,像猪的肚子一样胖乎乎的。

    • 目的: 详细地写事情的“经过”,这是作文的“肉”。
    • 怎么写? 抓住“六要素”来写: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 重点: 把“经过”部分写详细!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
      1. 起因: 事情是怎么开始的?(我想学包饺子)
      2. 经过: 具体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我笨手笨脚地包,馅放多了,饺子皮破了)
      3. 结果: 最后怎么样了?(虽然包得奇形怪状,但吃起来特别香)
  • (豹尾): 要有力、有回味,像豹子尾巴一样干净利落。

    • 目的: 总结全文,写出你的感受或明白的道理。
    • 例子:
      • 感受式:“虽然饺子皮破了,但那是我吃过最香的饺子,因为里面充满了快乐的味道。”
      • 道理式:“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很多事情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才知不易。”

【提纲小模板】

  • 开头: 时间(去年夏天),地点(游泳池),人物(我和爸爸),心情(又兴奋又害怕)。
  • 中间:
    • 起因:爸爸说要教我游泳。
    • 经过1:爸爸先教我憋气,我呛了好几口水。
    • 经过2:爸爸扶着我练习划水,我感觉自己像只小青蛙。
    • 经过3:我终于敢自己游一小段了!
  • 我学会了游泳,感受到了克服困难的快乐。

第三步:开始“施工”——动笔写下来 (成文)

  • 一气呵成: 按照提纲,把想到的句子写下来,不要停下来反复修改,以免打断思路。
  •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 用自己会说的、最熟悉的词语来写,不要硬用不理解的成语。

第四步:“精装修”——修改和朗读 (修改)

  • 大声读出来: 这是最有效的修改方法!读起来不通顺的地方,就是需要修改的地方。
  • 检查“小毛病”:
    • 错别字: 有没有写错的字?
    • 标点符号: 句子有没有用对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 语句通顺: 句子是不是很啰嗦?有没有更简单的说法?

第三部分:实用锦囊妙计——让你的作文“活”起来

这部分是让作文从“合格”到“优秀”的秘密武器。

“五官”大作战,写出“色香味”

让孩子调动所有感官来观察和描写,作文就会立刻生动起来。

  • 眼睛看: 看到什么颜色、形状、大小?(视觉
    • 例子:妈妈的脸“红通通”的。
  • 耳朵听: 听到什么声音?(听觉
    • 例子:窗外传来“叽叽喳喳”的鸟叫声。
  • 鼻子闻: 闻到什么气味?(嗅觉
    • 例子:蛋糕出炉时,一股“香喷喷”的味道扑鼻而来。
  • 嘴巴尝: 尝到什么味道?(味觉
    • 例子:柠檬酸得我“牙都倒了”。
  • 身体感觉: 摸到什么感觉?心里什么感觉?(触觉/感觉
    • 例子:小狗的毛“毛茸茸”的,摸起来很舒服,我紧张得“心怦怦直跳”。

【小练习】 描写一个“苹果”,让孩子用上五官。

“词语”化妆术,告别“干巴巴”

教孩子给平淡的词语“化妆”,让它们变得更美。

  • 说“大”不说“小”:
    • 走 → 迈开大步、飞奔、蹑手蹑脚
    • 笑 → 哈哈大笑、抿着嘴笑、笑得合不拢嘴
  • 用上“比喻”和“拟人”:
    • 比喻(像...一样): 弟弟的脸蛋红得像一个苹果
    • 拟人(会动/会说话):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

“动作”分解术,让画面“动”起来

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一连串小动作,就能像拍电影一样,把过程写清楚。

  • 例子(“打鸡蛋”):
    • 不好: 我打了一个鸡蛋。
    • 很好: 我拿起一个鸡蛋,在碗沿上轻轻一磕,鸡蛋壳裂开了一条缝,我用双手掰开蛋壳,金黄的蛋液圆圆的蛋黄“咕咚”一声滑进了碗里。

第四部分:避雷指南——这些“坑”别踩!

  1. 流水账: 只写“我做了什么、做了什么、做了什么”,没有重点,不写感受。
    • 怎么办? 抓住最有趣、最紧张、最难忘的一个瞬间来详细写。
  2. 假大空: 通篇都是“今天我非常高兴,我学到了很多道理”,但没有具体事例。
    • 怎么办? 用一件具体的小事来证明你为什么高兴,学到了什么道理。
  3. 偏题跑题: 写了半天,发现和题目没关系。
    • 怎么办? 动笔前多读几遍题目,写完后对照题目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