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媒体应答时效性如何提升?

以下我将从核心原则、准备阶段、应答技巧、危机应对四个方面,为您系统地梳理应答媒体的技巧。

应答媒体的技巧-图1


核心原则:打好地基,立于不败

在开口之前,必须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所有技巧都源于这些核心原则。

  1. 诚实为上,但非“全盘托出” (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 But Not Full Disclosure)

    • 绝不撒谎:谎言一旦被揭穿,信誉将彻底崩塌,无法挽回。
    • 可以“有限诚实”:在不违反保密协议、不损害他人利益、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如果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
  2. 永远代表组织,而非个人

    • 角色定位:你是组织的“喉舌”,发言的立场和角度必须与组织的价值观、目标和战略保持一致。
    • 语言习惯:多使用“我们”,而不是“我”,不说“我认为这个方案很好”,而说“我们认为这个方案能为客户带来价值”。
  3. 目标导向,而非被动回答

    • 主动出击:不要只等着记者提问,每一次回答都是一次传递核心信息的机会,你的回答应该服务于你希望达成的沟通目标。
    • 设定议程:通过巧妙地引导,将话题引向你希望强调的重点上。
  4. 保持冷静与专业

    • 情绪管理:无论问题多么尖锐或带有挑衅性,都要保持镇定、礼貌和尊重,情绪化的回应是媒体应对的大忌。
    • 专业形象:着装得体,言辞严谨,展现出专业和可信赖的形象。

准备阶段:不打无准备之仗

成功的媒体应答,80%的功夫在台下。

  1. 明确沟通目标

    • 这次采访,你最想传递的1-3个核心信息是什么?把它们写下来,并确保所有参与人员都清楚。
  2. 预测问题,准备答案

    • 头脑风暴:站在记者和公众的角度,思考他们可能会问哪些问题?包括:
      • 常规问题:关于公司业务、产品、战略等。
      • 敏感问题:关于财务数据、竞争劣势、负面新闻等。
      • 尖锐问题:关于丑闻、失败、管理失误等。
    • 准备“话术”:为每个可能的问题准备简洁、清晰、有力的回答,特别是负面问题,要提前准备好“标准答案”。
  3. 制定核心信息

    • 信息三明治:将最重要的信息,用“引子-核心-重申”的结构包装起来。
    • 简单化: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概念,避免使用行业黑话。
  4. 模拟演练

    • 角色扮演:找一位同事扮演“咄咄逼人”的记者,对你进行模拟采访。
    • 录像复盘:录下自己的回答,回看检查是否有口头禅(“嗯”、“那个”)、小动作、眼神飘忽等问题,并进行改进。
  5. 了解媒体与记者

    • 研究背景:了解这家媒体的定位、读者群体以及这位记者过往的报道风格,他/她是倾向于客观中立,还是带有批判性?
    • 建立关系:与媒体保持良好、透明的沟通关系,而非对立关系。

应答技巧:现场发挥的艺术

在采访现场,运用以下技巧,让你的回答更具影响力。

  1. 倾听与确认

    • 认真听清:不要打断记者,等他把问题完整问完。
    • 确认理解:如果问题复杂或模糊,可以礼貌地复述一遍以确保理解正确。“您的意思是想了解……对吗?”
  2. 黄金法则:核心信息优先

    • 先说重点:回答时,第一句话就抛出你的核心观点,不要绕弯子,记者和听众没有耐心。
    • 例子:记者问:“贵公司第三季度的利润下降了5%,您怎么看?” 你可以回答:“尽管短期面临市场挑战,但我们第三季度的战略转型取得了关键性进展,这为未来的长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3. 控制节奏:使用“桥接”技巧

    • 当被问到你不希望回答或偏离主题的问题时,使用“桥接”技巧,自然地将话题引回你的核心信息上。
    • 常用桥接句式
      • “更重要的是……”
      •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更关键的问题……”
      • “抛开具体数字不谈,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是……”
      • “您提到的这一点很有趣,但我们的核心优势在于……”
  4. 回答,而非背诵

    • 自然流畅:回答时像在对话,而不是背诵准备好的稿子,这会让你显得更真诚、更可信。
    • 眼神交流:看着记者,保持自信的眼神交流。
  5. 处理尖锐问题的技巧

    • “缓冲-承认-转移”法
      • 缓冲:先表示理解或感谢提问。“感谢您提出这个重要的问题。”
      • 承认:如果问题属实,大方承认,展现担当。“是的,我们确实在XX方面遇到了一些挑战。”
      • 转移:迅速将话题引向解决方案或未来计划。“但我们已经采取了A、B、C措施来应对,并且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 “化危为机”法:将负面问题转化为展示公司透明度、责任感或韧性的机会。
  6. 回答不知道

    • 诚实是最好的策略:“这个问题我目前没有确切的信息,我会回去核实后尽快给您答复。”
    • 切忌猜测:胡乱猜测不仅会提供错误信息,还会损害你的专业信誉。
  7. 设定边界

    对于涉及公司机密、法律风险或个人隐私的问题,可以礼貌地拒绝回答。“抱歉,关于这个话题,由于保密协议/法律原因,我目前不便透露更多信息。”


危机应对:特殊场景下的媒体应答

危机是媒体应答的“终极考验”。

  1. 第一时间响应

    • 速度:在危机发生后,要尽快发布第一份声明,表明你已知晓情况并正在处理,沉默等于默认或逃避。
  2. 统一口径

    • 指定唯一发言人:确保所有对外沟通都由同一个人或同一组人以统一的声音进行,避免信息混乱。
    • 建立信息中心:设立专门的信息发布渠道(官网、社交媒体),实时更新官方信息。
  3. 态度至上:真诚、负责、同理心

    • 真诚道歉:如果确实是公司的责任,必须真诚地向受影响方道歉。
    • 承担责任:不要推卸责任或指责他人。
    • 表达同理心:对受害者、公众的焦虑和担忧表示理解和共情。“我们深知此刻大家的心情……”
  4. 聚焦行动,而非辩解

    • 告诉人们你在做什么:详细说明你正在采取的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安抚受影响者和防止未来再次发生。
    • 少说“我们不是故意的”,多说“我们现在正在……”
  5. 持续沟通

    危机不是一次性的,要建立持续的沟通机制,定期通报进展,直到危机完全平息。

应答媒体是一门融合了策略、心理和沟通技巧的艺术,记住这个公式:

成功的媒体应答 = 充分的准备 + 清晰的核心信息 + 灵活的现场技巧 + 冷静的危机心态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任何人都能掌握这门技巧,从容驾驭媒体沟通,将每一次采访都视为展示价值、建立信任的宝贵机会。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