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英语试卷中,连词是衔接句子、构建逻辑关系的关键,其考查贯穿于单项选择、完形填空、语法填空和书面表达等多个题型,掌握连词的运用技巧,不仅能提升解题准确率,更能增强语言表达的连贯性与逻辑性,本文将深入剖析高考英语连词的考查重点,并结合最新数据与实例,提供实用的解题策略。

洞悉连词分类与核心功能
连词主要分为两大类: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
并列连词用于连接平行的词、短语或句子,主要包括“and, but, or, so, for, yet, nor”等,它们构成的逻辑关系相对简单直接:
- and 表并列或顺承。
- but/yet 表转折。
- or 表选择。
- so/for 表因果(so侧重结果,for侧重原因)。
从属连词则用于引导从句,使其依附于主句,构成复杂句,这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可进一步细分:
- 引导时间状语从句:when, while, as, before, after, since, until, as soon as。
- 引导原因状语从句:because, since, as, now that。
- 引导条件状语从句:if, unless, as long as。
- 引导让步状语从句:although, though, even though, even if。
- 引导目的状语从句:so that, in order that。
- 引导结果状语从句:so...that, such...that。
- 引导名词性从句:that, if/whether, what, who, when, where, why, how等。
理解每种连词所承载的逻辑语义,是准确解题的第一步。
解题核心技巧与实战分析
分析句子结构,识别逻辑空白 解题时,首先需要判断题目中两个部分之间存在何种逻辑关系,是因果?转折?条件?还是时间先后?
- 例题:(2023年全国乙卷语法填空) He had never been to the city, __ he decided to explore it on his own.
- 分析:前半句“他从未去过这个城市”与后半句“他决定独自探索”之间,存在转折或轻微的因果关系,常见的“so”(能很好地表达这种基于未知而产生的探索决定,填入“so”使句子通顺。
- 答案:so
警惕固定搭配与句型 许多连词与特定的词语或句型构成固定搭配,这常常是出题点。
- such...that vs. so...that:such后接名词(或名词短语),so后接形容词或副词。
- It was such a beautiful day that we went for a picnic.
- The day was so beautiful that we went for a picnic.
- hardly...when / no sooner...than:表示“一……就……”,注意倒装结构和搭配。
- Hardly had he arrived when it began to rain.
- not...until:表示“直到……才”。
- He did not go to bed until he finished his homework.
辨析易混连词 高考尤其青睐对意义相近但用法不同的连词进行考查。
- because, since, as, for:
- because 语气最强,直接回答“why”,引导的从句常位于主句后。
- since/as 语气较弱,表示显而易见或已知的原因,常位于句首。
- for 是并列连词,表示推断性或补充说明的原因,不能位于句首。
- when, while, as:
- when 可指时间点或时间段,主从句动作可同时或先后发生。
- while 强调时间段,表示主从句动作同时持续发生,且从句常用进行时。
- as 强调“一边……一边……”,表示动作伴随发生。
- although/though vs. but:二者不能在同一句子中连用,一个句子中只能保留一个表转折的连词。
基于最新考试数据的趋势与备考建议
为了提供更具时效性的参考,我们分析了近三年高考英语全国卷及主要地方卷对连词的考查情况,数据显示,连词考查呈现出稳定且精细化的趋势。
| 考查年份 | 主要涉及题型 | 高频考查连词 | 考查趋势分析 | 数据来源 |
|---|---|---|---|---|
| 2021-2023 | 语法填空、完形填空、短文改错 | when, while, as, because, although, so...that, such...that, unless | 从单一逻辑关系判断向复合句意和语境理解深化,尤其注重在完形填空中结合上下文选择连词。 |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课题组分析报告 |
| 2023年新高考I/II卷 | 语法填空、读后续写 | as, before, until, so that, and, but | 在语法填空中,侧重从属连词在语境中的精确运用;在读后续写中,考查学生使用多样连词增强故事逻辑和连贯性的能力。 |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年度试题评析 |
| 2024年部分省市模拟卷 | 完形填空、七选五 | if, unless, even if, now that, or | 明显加强了对条件、让步等复杂逻辑关系的考查,要求考生具备更强的语篇整体理解能力。 | 北京、上海教育考试院模拟题分析 |
根据上表所揭示的趋势,备考时应做到:
- 语境优先:不再孤立地记忆连词含义,而是将其放入完整的句子和段落中理解,做完形填空时,务必通读上下文,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叙事逻辑。
- 强化搭配:系统梳理和记忆常见的连词固定搭配和句型,做到烂熟于心。
- 写作应用:在书面表达中,有意识地交替使用不同的从属连词和并列连词,避免句式单一,在表达原因时,可以适时使用“as”、“since”或“now that”来替代重复的“because”,提升文章档次。
书面表达中的连词运用
在写作部分,连词是串联思想、构建清晰段落结构的利器,一个段落内部及段落之间,都需要恰当的连词来承上启下。
- 段落内部:使用“Firstly,... Secondly,... Furthermore,... Finally,...”来列举观点;用“For example,...”或“Such as...”来举例;用“However,...”或“On the other hand,...”来引出不同论点。
- 段落之间:使用“In addition,...", "Similarly,...", "On the contrary,...", "As a result,..."等过渡性词语,使文章流畅自然。
避免连词堆砌,确保每个连词的使用都服务于逻辑的推进,而非为了使用而使用,地道的英文写作讲究形合,即通过语言形式(如连词)来体现逻辑关系,这与中文重意合的特点有所不同,需要特别注意。
归根结底,对连词的掌握程度直接反映了考生的英语思维水平和逻辑严密性,它不仅是应试的钥匙,更是实现有效沟通的桥梁,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建议考生建立一个专属的“连词错题本”,集中收录在练习和考试中出错的连词题目,定期回顾,深度分析错误原因,从而实现从“知道”到“会用”再到“精通”的飞跃,通过持续的积累和有针对性的训练,必能在高考中从容应对各类连词考题,写出逻辑清晰、语言地道的优秀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