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材料作文拟题技巧2025,如何拟出亮眼又扣题的标题?

拟题的核心原则

在动笔之前,请牢记以下三个核心原则:

材料作文的拟题技巧-图1

  1. 切题性原则

    • 要求: 标题必须紧扣材料主旨,不能脱离材料天马行空,它是你文章观点的直接体现。
    • 做法: 拟题前务必审清材料,提炼出核心观点,标题应该是核心观点的浓缩或诗意化表达。
    • 反面案例: 材料讲“坚持”,你却拟题为《论诚信》,这属于严重偏题。
  2. 鲜明性原则

    • 要求: 标题要观点明确,态度鲜明,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的立场和文章的大致方向。
    • 做法: 多用判断句、比喻等手法,避免使用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词语。
    • 反面案例: 《谈坚持》,过于平淡,不如《坚持,是成功的唯一捷径》来得有冲击力。
  3. 文采性原则

    • 要求: 标题要简洁、生动、有美感,能展现你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
    • 做法: 运用修辞手法、化用名言警句、引用诗词典故等,让标题既有思想深度,又有文学美感。
    • 反面案例: 《坚持很重要》,过于口语化,缺乏文采。

常见的拟题方法与技巧

这里为你提供五种最实用、最高效的拟题方法,并附上实例说明。

关键词提炼法

这是最直接、最稳妥的方法,从材料中找出核心关键词或短语,直接作为标题或稍作加工。

  • 操作步骤:
    1. 阅读材料,圈出反复出现或具有象征意义的核心词。
    2. 将核心词直接用作标题,或在其前后加上修饰词,构成观点句。
  • 适用场景: 材料主旨明确,关键词突出。
  • 实例分析:
    • 材料: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不在于瞬间的爆发,而在于途中的坚持。”
    • 核心词: 马拉松、坚持、过程。
    • 拟题示例:
      • 直接法: 《坚持》
      • 修饰法: 《论坚持的力量》、《坚持,成就人生马拉松》

观点亮看法

在提炼关键词的基础上,用一句话亮出你对材料的核心观点,形成判断句式的标题。

  • 操作步骤:
    1. 审清材料,确定你的中心论点。
    2. 将论点浓缩成一个简洁、有力的判断句。
  • 适用场景: 适合议论文,能快速确立文章立场。
  • 实例分析:
    • 材料: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
    • 核心观点: 生命不分贵贱,渺小也应绽放光彩。
    • 拟题示例:
      • 《渺小,亦能绽放光芒》
      • 《苔花精神:于无声处听惊雷》
      • 《生而平凡,活出不凡》

修辞增色法

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让标题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和感染力。

  • 比喻法:
    • 做法: 将抽象的道理或事物比作具体、形象的事物。
    • 实例:
      • 材料(关于梦想): 梦想是灯塔,指引方向。
      • 拟题: 《心有灯塔,何惧路长》
  • 拟人法:
    • 做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或动作。
    • 实例:
      • 材料(关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需要传承。
      • 拟题: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 对偶/对仗法:
    • 做法: 用结构相似、字数相等的短语或句子构成标题,形式工整,音韵和谐。
    • 实例:
      • 材料(关于读书与实践):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拟题: 《以书为翼,以行为路》
      • 材料(关于逆境与成长):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拟题: 《磨砺铸剑,苦寒飘香》
  • 设问/反问法:
    • 做法: 用提问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增强标题的吸引力。
    • 实例:
      • 材料(关于创新): 因循守旧还是开拓创新?
      • 拟题: 《守旧还是创新?时代之问的青春答案》
      • 材料(关于诚信): 人无信不立。
      • 拟题: 《诚信,岂可抛?》

化用引用法

引用或化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成语典故等,显得底蕴深厚,文化气息浓厚。

  • 操作步骤:
    1. 思考与材料主旨相关的名言、诗句、成语。
    2. 直接引用,或巧妙化用(替换一两个字,使其更贴合材料)。
  • 适用场景: 材料本身有文化内涵,或文章想展现较高的人文素养。
  • 实例分析:
    • 材料(关于合作):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 拟题:
      • 直接引用: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 化用成语: 《众人拾柴火焰高》
    • 材料(关于时间管理): 强调珍惜时间。
    • 拟题:
      • 化用古诗: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 化用名言: 《时间都去哪儿了?——论高效利用时间》

矛盾冲突法

制造一种看似矛盾或对立的局面,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探究其中的道理。

  • 做法: 将两个看似不相干或相互矛盾的概念组合在一起。
  • 适用场景: 适合探讨辩证关系、复杂问题的文章。
  • 实例分析:
    • 材料(关于快与慢的生活): 现代社会追求效率,但也需要沉淀。
    • 拟题:
      • 《快时代里的慢思考》
      • 《以快节奏,品慢生活》
    • 材料(关于自由与规则):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规则下的舞蹈。
    • 拟题: 《在规则中,寻找自由的边界》

拟题“避坑”指南

  1. 忌空泛: 如《谈人生》、《论成功》,范围太大,不具体。
  2. 忌晦涩: 如《熵增定律与人生选择》,除非材料明确指向,否则过于学术化,让人费解。
  3. 忌冗长: 标题最好控制在12个字以内,力求精炼,超过15个字就显得拖沓。
  4. 忌陈词滥调: 如《失败是成功之母》、《努力就能成功》,缺乏新意。

实战演练

【材料】 有一棵小树,它羡慕参天大树的伟岸,拼命向上生长,结果枝干脆弱,被一场风雨折断,老树对它说:“根扎得深,才能长得稳,向上生长,也要向下扎根。”

【审题分析】

  • 核心事件: 小树因只顾向上生长而折断。
  • 核心原因: 根扎得不深,只追求表面的高度,忽视了内在的稳固。
  • 核心观点(引申): 人生/事业/学习,不能只追求速度和表面光鲜,更要注重基础、积累和沉淀,要处理好“向上”与“向下”的关系。

【拟题示范】

  • 关键词提炼法:

    • 《扎根》
    •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 观点亮看法:

    • 《基础决定高度》
    • 《欲速则不达,根深方叶茂》
  • 修辞增色法:

    • 比喻法: 《根基,是生命最坚实的土壤》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