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写作技巧是一个持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它没有捷径,但有科学的方法和可遵循的路径,下面我将从核心心态、基础方法、进阶技巧、实践工具和长期习惯五个方面,为你提供一套全面且可操作的经验。

核心心态:先解决“怕”和“懒”
在动笔之前,建立正确的心态至关重要。
-
拥抱“糟糕的初稿”(Embrace the Shitty First Draft)
- 经验:几乎所有优秀的作品都始于一个糟糕的初稿,不要在第一稿就追求完美,那会让你寸步难行,先把想法、结构、论点都倾倒在纸上,哪怕语句不通、逻辑混乱。写作是“修改”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美国作家安妮·拉莫特在《关于写作》一书中反复强调这一点。
-
降低期望,持续输出
- 经验:不要总想着写出惊世骇俗的文章,先从“完成”而不是“完美”开始,每天写300字,或者每周写一篇短小的书评,持续的、小量的输出,比偶尔一次的“灵感爆发”更能磨练你的笔力,这能对抗“写作拖延症”。
-
像海绵一样阅读
- 经验:输入决定输出,没有大量的优质阅读作为基础,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阅读时,不要只做信息的搬运工,要做“主动的阅读者”:
- 拆解结构:作者是如何组织文章的?是总分总、问题-分析-解决,还是时间顺序?
- 分析逻辑:论点是什么?用了哪些论据来支撑?论证过程有无漏洞?
- 品味语言:哪些句子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词汇选择有什么精妙之处?
- 经验:输入决定输出,没有大量的优质阅读作为基础,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阅读时,不要只做信息的搬运工,要做“主动的阅读者”:
基础方法:搭建写作的“脚手架”
这是写作的硬功夫,需要刻意练习。
-
结构为王:先搭骨架,再填血肉
- 经验:动笔前,花10分钟列一个提纲,这就像建房子的图纸,能保证文章不跑偏,一个简单的万能提纲可以是:
- 开头:用一个问题、一个故事、一个数据或一个金句抓住读者,并点明文章主旨。
- 主体:分2-4个论点来支撑主旨,每个论点自成一段,段首最好有主题句。
- 总结全文,升华主题,或提出展望、发出号召。
- 练习:尝试用这个结构写一篇关于“我最喜欢的电影”的短文。
- 经验:动笔前,花10分钟列一个提纲,这就像建房子的图纸,能保证文章不跑偏,一个简单的万能提纲可以是:
-
“说”出来再“写”下来
- 经验:如果你觉得某个观点很难用文字表达,试着先“说”出来,用手机录下你口头阐述的逻辑,然后再把录音转成文字,进行修改,这能帮你把拗口的长句变得更自然、更口语化,从而更贴近读者。
-
从“我”出发,建立连接
- 经验:写作是沟通,最好的沟通方式是真诚,在写作中,适度地使用第一人称“我”,分享你的个人经历、感受和思考,能迅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文章更有温度和说服力,要根据文体调整。
进阶技巧:让文字“活”起来
当你掌握了基础,就可以追求文字的质感了。
-
展示,而非说教
- 经验:这是写作中最重要也最难的技巧之一。
- 说教:“他很愤怒。”
- 展示:“他猛地一拍桌子,茶杯里的水都溅了出来,脸色涨得通红,一言不发。”
- 练习:找一篇你写的“说教”段落,尝试用细节、动作、对话、感官描写(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展示”它。
- 经验:这是写作中最重要也最难的技巧之一。
-
精简冗余,删除“赘肉”
- 经验: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改的重点就是删减,删除所有不必要的词、短语和句子,警惕以下“赘肉”:
- 冗余词:“完全相同”(完全相同)、“提前预支”(预支)。
- 空洞副词:“非常”、“特别”、“极其”,试着用一个更精确的动词或名词代替。
- 陈词滥调:“光阴似箭”、“雨后春笋”。
- 练习:写完一段话后,大声朗读一遍,看看哪些词可以去掉而不影响原意。
- 经验: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改的重点就是删减,删除所有不必要的词、短语和句子,警惕以下“赘肉”:
-
变换句式,营造节奏
- 经验:一篇文章如果全是短句,会显得急促;如果全是长句,会显得沉闷,要有意识地混合使用长短句、简单句和复合句。
- 短句:用于强调,制造紧张感。
- 长句:用于铺陈细节,表达复杂思想。
- 练习:找一篇你喜欢的文章,分析它的句式变化,然后模仿它的节奏写一段话。
- 经验:一篇文章如果全是短句,会显得急促;如果全是长句,会显得沉闷,要有意识地混合使用长短句、简单句和复合句。
-
善用修辞,增强表现力
- 经验:比喻、拟人、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能让你的文字更生动、更有力,但要用得恰到好处,避免滥用。
- 比喻: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他的焦虑像一团乱麻,越想理清,缠得越紧。”
- 经验:比喻、拟人、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能让你的文字更生动、更有力,但要用得恰到好处,避免滥用。
实践工具与资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写作工具
- 笔记软件:Notion, Obsidian, Flomo,用于随时记录灵感、素材和知识库。
- 写作软件:Scrivener(适合长篇写作)、Typora(简洁的Markdown编辑器)、Google Docs(方便协作)。
- 语法检查:Grammarly(英文)、秘塔写作猫(中文),除了检查语法错误,还能提供风格建议。
-
学习资源
- 书籍:
- 《关于写作》(Bird by Bird):安妮·拉莫特,教你如何克服写作恐惧,拥抱不完美。
- 《写作这回事》(On Writing):斯蒂芬·金,大师的写作心法,充满激情和实用建议。
- 《金字塔原理》:芭芭拉·明托,教你如何清晰、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 网站:《The Poynter Institute》、《Nieman Storyboard》,学习顶级记者如何写作。
- 书籍:
长期习惯:将写作融入生活
技巧终会生疏,但习惯会让你受益终身。
-
建立素材库
- 经验:准备一个本子或一个数字文档,随时记录生活中的观察、读到的好句子、有趣的想法、有触动的电影片段等,这个素材库是你的“弹药库”,在你写作没灵感时,能给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
寻求反馈并迭代
- 经验:写完后,不要马上发布,放一放,过几天再回来看,你会发现自己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找一个值得信赖的读者,请他/她给你提意见,虚心接受批评,特别是那些让你不舒服但一针见血的批评,这是进步最快的途径。
-
定期复盘
- 经验:每隔一段时间(比如一个月),回顾一下自己写过的文章,看看哪些地方进步了,哪些地方还是老问题,总结经验,调整下一步的练习重点。
提高写作技巧的终极路径是:大量阅读 + 刻意练习 + 积极反馈 + 持续修改。
- 读,是为了知道好文章是什么样的。
- 写,是为了把知识内化为能力。
- 反馈,是为了校准方向,看到自己的盲点。
- 改,是将璞玉雕琢成器的过程。
从今天起,选择一个你觉得最有效的方法开始行动吧,哪怕只是每天写50个字,只要坚持下去,一年后你一定会感谢现在这个开始行动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