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语文高考卷答题技巧

第一部分:整体战略篇 (宏观把控)

在动笔之前,先有全局观,这比埋头苦做更重要。

语文高考卷答题技巧-图1

审清题目,明确指令的每一个字都有讲究,特别注意以下动词:

  •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分别要求你下定义、分析原因、描述状态。
  • “分析”:要求你拆解事物的构成、关系、原理,并加以阐释。
  • “概括”:要求你提炼核心要点,语言精炼。
  • “赏析”:要求你分析其“好”在哪里(手法、语言、情感、效果等)。
  • “理解”:要求你解释其深层含义或作者意图。
  • “简述”/“简析”:要求你言简意赅,答出要点即可,不需要长篇大论。

卷面整洁,书写规范

  • 第一印象分:字迹工整、卷面干净会给阅卷老师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尤其是在作文部分,卷面分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 答题区域:务必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作答,不要超出边界,更不要写在草稿纸上,写错位置是致命的。
  • 修改技巧:写错字不要涂黑团,用斜线轻轻划掉即可,保持卷面清爽。

时间分配,心中有数

高考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个基本原则是:分数决定时间

  • 建议时间分配(供参考,需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 现代文阅读I (论述类/实用类):约15-20分钟
    • 现代文阅读II (文学类):约20-25分钟
    • 文言文阅读:约15-20分钟
    • 古诗文默写:约5分钟 (最好放在前面,确保拿到基础分)
    • 语言文字运用:约15-20分钟
    • 作文:不少于60分钟
  • 核心原则作文时间必须保证! 如果前面题目耗时过多,可以适当从现代文阅读中“借”一点时间,但绝不能动作文的时间。

先易后难,保证节奏

  • 考试开始后,快速浏览全卷,对题目的难度有一个初步判断。
  • 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答题,遇到暂时没有思路的题目,果断标记并跳过,先做后面的。
  • 所有会做的题目都完成后,再回头攻克难题,这样可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拿到所有应得的分数,避免因小失大。

第二部分:分模块技巧篇 (逐个击破)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实用类)

  1. 先看问题,再读文章:带着问题去阅读,目标明确,效率更高,用笔在题目中圈出关键词(如“原因”、“特点”、“作用”)。
  2. 圈点勾画,定位信息:阅读文章时,对与题目相关的关键信息(如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进行标记,可以在段落旁用简单的符号(如“√”、“△”)标注。
  3. 选项“三辨法”
    • 辨“偷换概念”:选项中的词语是否与原文一致。
    • 辨“以偏概全”:选项是否将局部信息说成整体信息。
    • 辨“无中生有”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
    • 辨“因果倒置”:选项中的因果关系是否与原文相反。
    • 辨“曲解文意”:是否对作者的观点进行了过度引申或错误解读。
  4. 答案原文找:大部分客观题的答案都能在原文中找到直接或间接的依据,切忌凭感觉“脑补”。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散文/小说)

  1. 整体感知,把握主旨:快速通读,抓住文章的情感基调核心主旨,思考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景物表达什么?
  2. 人物/景物分析
    • 人物:从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描写入手,分析其性格特点、情感变化及其在文中的作用(推动情节、突出主题等)。
    • 景物/环境:分析其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暗示情节、推动发展、深化主题等作用。
  3. 句段作用分析题
    • 内容上: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观点?
    • 结构上:在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设置悬念)、在中间(承上启下、过渡)、在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升华主题、引人深思)分别起什么作用?
    • 艺术效果上:使用了什么手法(如对比、衬托、象征、反复),有何效果?
  4. 探究题答题模板
    • 亮明观点:明确回答“我认为……”或“我同意……”。
    • 阐述理由:结合文本内容,分点论述,理由要充分,言之有据。
    • 联系现实/拓展延伸:可以适当联系社会现实或个人感悟,使答案更有深度。

文言文阅读

  1. 先看题目,带着问题读文:先看最后一道内容概括和断句题,对文章内容和人物关系有初步了解。
  2. 圈点关键词,推断词义
    • 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要圈出,帮助理解情节。
    • 实词:利用字形(偏旁)、语法(词性)、语境(上下文)和课内知识来推断词义,特别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 虚词:记住常见虚词(之、乎、者、也、以、于、而、其等)的几种基本用法。
  3. 内容概括题“三步法”
    • 抓时间/地点:理清事件发展的脉络。
    • 抓人物/主语:明确谁在做什么。
    • 抓关键动词/事件:概括出主要情节。
  4. 翻译题“信、达、雅”
    • 信(准确):直译为主,字字落实,不遗漏。
    • 达(通顺):调整语序,使句子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 雅(优美):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尽量表达得文采一些。
    • 得分点:一定要把关键词语(实词、虚词、活用词)特殊句式(判断、倒装、被动)翻译准确。

古诗文默写

  1. 回归课本,全面复习: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大纲要求的篇目必须篇篇过关。
  2. 理解记忆,而非死记硬背:理解诗句的含义和意境,记得更牢,也不容易写错别字。
  3. 注意易错字:特别注意同音字、形近字、通假字。“瀚海阑干百丈冰”的“阑干”不是“栏杆”。
  4. 书写工整,一笔一划:默写题要求零失误,写错一个字就整句没分。

语言文字运用

  1. 成语使用题
    • 看语境:成语的意思必须与语境相符。
    • 辨感情色彩:是褒义、贬义还是中性?
    • 看搭配对象:成语有其固定的适用对象,不能张冠李戴。
  2. 病句辨析题
    • 记住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 主干枝叶法:先提取句子主干,看是否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看是否搭配得当。
  3. 图文转换题
    • 图表类:看清图表类型(柱状图、饼图、折线图),抓最大值、最小值、变化趋势、占比关系,用概括性语言描述,不要罗列数据。
    • 漫画类、看画面、看文字(对话、说明),理解其讽刺或赞颂的对象,提炼寓意。
  4. 仿写/扩写/压缩题
    • 仿写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