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高中语文诗歌解题技巧有哪些实用方法?

下面我为你整理了一套非常实用的高中语文诗歌解题技巧,分为“一个核心、两大原则、四步解题法、题型专项突破”四个部分,希望能帮你系统性地提升。

高中语文诗歌解题技巧有哪些实用方法?-图1


第一部分:一个核心 —— 抓住“情”与“景”

所有诗歌鉴赏的题目,归根结底都是围绕两个核心要素展开的:

  1. 景(意象、意境):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怎样的画面和氛围?
  2. 情(情感、主旨):诗人通过这些景物,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喜悦、是悲伤、是报国无门的愤懑,还是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解题的一切技巧,都是为了一件事:准确分析“景”是如何为“情”服务的,以及“情”是如何通过“景”来体现的。


第二部分:两大原则 —— “知人论世”与“由表及里”

在做题前,心中要始终绷紧这两根弦。

知人论世,背景先行

  • “知人”:了解作者,他是谁?他是什么朝代的人?他的诗歌风格是怎样的?(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李商隐的朦胧晦涩,苏轼的旷达豪迈)。
  • “论世”:了解时代背景,这首诗写于他人生的哪个阶段?(是青年、中年还是晚年?)当时社会发生了什么大事?(是战乱、盛世,还是政治斗争?)

【实战应用】 看到杜甫的诗,要想到他身处“安史之乱”后,心系苍生,风格沉郁;看到李清照的词,要想到她南渡前后,生活从安逸到飘零,风格从清新婉约到凄苦哀怨,了解这些,你就能对诗歌的情感基调有一个大致的预判。

由表及里,由“象”及“意”

  • “表”与“象”:指诗歌的字面意思和具体意象,这是解题的起点。
  • “里”与“意”:指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主旨,这是解题的终点。

【实战应用】 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从字面看是写边塞风光(表/象),但深层看,它通过“直”和“圆”两个简单的字,勾勒出一种雄浑、开阔、寂静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一种禅意(里/意),解题时,绝不能停留在“写景很美”的层面。


第三部分:四步解题法 —— 拿到题目的标准流程

拿到一首陌生的诗,不要急着看题目,按照以下四步走,思路会清晰很多。

第一步:读标题,抓信息是诗歌的眼睛,往往包含重要信息。

  • :如《春夜喜雨》,点明季节、时间、事件(喜雨)。
  • 暗示情感:如《登高》,登高望远,易生感慨,情感基调偏向苍凉、悲壮。
  • 交代背景: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点明是送别诗。

第二步:读作者,定风格 结合“知人论世”原则,快速回忆作者生平和风格,为诗歌定调。

第三步:读注释,破难点 【极其重要!】 注释是命题人给你的“福利”,千万不要忽略!

  • 解释生僻词:帮你扫清阅读障碍。
  • 介绍写作背景:直接告诉你这首诗的写作缘由,是情感主旨的“金钥匙”。
  • 介绍典故:解释诗中引用的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理解典故是理解诗意的关键。

第四步:读诗句,析“三要素” 这是最核心的一步,逐句或逐联分析,重点关注:

  1. 意象:诗歌中带有主观情感的物象。

    • 常见意象及其情感
      • 植物:柳(送别)、梅(高洁、坚韧)、菊(隐逸、高洁)、莲(高洁、爱情)、梧桐(凄凉、愁苦)。
      • 动物:子规/杜鹃(悲苦、哀怨)、鸿雁/青鸟(书信、使者)、猿猴(凄厉、悲愁)。
      • 自然:月亮(思乡、思人)、流水(时光、愁绪)、夕阳(迟暮、苍凉)、秋水(忧愁)。
    • 做题时:圈出诗中的意象,思考它们通常象征什么,再结合全诗判断其具体含义。
  2. 关键词(诗眼):最能体现情感、炼字最精彩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或虚词。

    • 动词:“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化静为动,充满生机。
    • 形容词:“杏枝头春意”的“闹”,化无声为有声,写出春意之浓。
    • 副词/虚词:“见长江天际流”的“唯”,强调了孤独感和离别的无奈。
  3. 表现手法:诗人如何将“景”和“情”结合起来的技巧。

    • 抒情方式
      • 直接抒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抒胸臆)
      • 间接抒情
        • 借景抒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借景写离别之愁)
        •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都带着悲伤的情感)
        • 托物言志:“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借梅花表达高洁品格)
    • 描写手法
      • 动静结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上句静,下句动)
      • 虚实结合:“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实写自己,虚写妻子,想象更添思念)
      • 多感官结合:“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听觉、视觉)
      • 白描:“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不加修饰,勾勒画面)
    • 修辞手法
      • 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用典、设问、反问等。

第四部分:题型专项突破 —— 不同问法,不同答法

掌握了以上基础,我们来看具体的题型怎么答。

炼字/词/句分析题

  •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赏析某句诗的妙处。
  • 答题模板
    1. 释含义: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本义和引申义。
    2. 描景象: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想象并描绘出它所展现的景象或画面。
    3. 点手法:分析该字/词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如: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拟人等)。
    4. 析情感:指出该字/词传达出怎样的情感,或对主旨起到了什么作用。
    • 公式:字义 + 景象 + 手法 + 情感/主旨。

情感主旨分析题

  • 提问方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 答题模板
    1. 明基调:用一两个词概括全诗的情感基调(如:闲适、孤寂、豪迈、忧国忧民)。
    2. 分点述:结合具体诗句,分点阐述诗歌表达了哪些情感。
      • 分层1:写了什么景/事?
      • 分层2:抒了什么情?(可以是对景物的喜爱,对友人的思念,对国事的忧虑,对人生的感慨等)
    3. 总主旨: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诗的主旨。
    • 公式:概括情感 + 结合诗句分析 + 总结主旨。

形象/意象分析题

  • 提问方式:诗中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 某个意象有什么作用?
  • 答题模板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