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宇宙旅行》—— 创意画教案
教学课题
《奇妙的宇宙旅行》

教学对象
幼儿园大班 / 小学一年级学生(5-8岁)
课时安排
1课时(约40-45分钟)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认识并说出宇宙中常见的元素(如:星球、宇航员、外星人、星星、银河等)。
- 学习使用点、线、面等基本美术元素进行自由组合和创作。
- 初步尝试运用色彩(深色背景与亮色主体)的对比来突出画面主体。
- 掌握“刮画”这一新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故事导入、图片欣赏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欲望。
- 引导学生从“我想去哪里”出发,构思自己独特的宇宙旅行画面。
- 在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怕犯错,享受自由创作的乐趣。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 培养学生大胆、自信、乐于尝试的创新精神。
- 体验艺术创作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建立“我的作品是独一无二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构思出富有想象力的宇宙旅行场景,并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表现出来。
-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想象转化为具体的、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如何处理画面的主次关系和色彩搭配。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
- 多媒体课件: 包含宇宙的美丽图片、宇航员图片、有趣的科幻电影片段(如《星际穿越》片段)、《西游记》中孙悟空筋斗云的图片等,用于激发兴趣。
- 背景音乐: 舒缓、空灵的宇宙主题音乐(如《2001太空漫游》配乐)。
- 示范作品: 1-2张教师完成的“宇宙旅行”刮画作品。
- 绘画工具:
- 主要材料: 黑色刮画纸(或用油画棒涂黑后覆盖一层银色/金色颜料的纸)、刮画笔(或一头尖一头圆的木刻笔、甚至用完的圆珠笔芯代替)。
- 辅助材料: 水彩或丙烯颜料(用于制作深色背景,可选)、白色高光笔(用于点缀亮点)。
-
学生准备:
- 黑色刮画纸一张
- 刮画笔一支
- (可选)白色高光笔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开启想象 (约5分钟)
-
情境创设:
- 教师播放舒缓的宇宙音乐,展示宇宙的壮丽图片(星云、旋转的星系等)。
- 提问引导:“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宇宙)你们觉得宇宙大不大?里面有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星星、月亮、太阳、地球、黑洞、外星人……)
- 教师总结:“宇宙真是太奇妙了,有无数的星球和秘密,老师要带大家进行一次奇妙的宇宙旅行!”
-
故事启发:
- 展示孙悟空筋斗云的图片:“你们看,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就能飞十万八千里,如果我们也能像他一样,坐着我们自己的‘宇宙飞船’去旅行,你想去哪里?会遇到什么呢?”
-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去棉花糖星球、和外星人做朋友、在彩虹桥上滑行等)。
(二) 讲授新课:观察分析,学习技法 (约10分钟)
-
欣赏与讨论:
- 教师出示示范作品,引导学生观察。
- 提问:“在这幅画里,你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用了什么颜色?”
- 引导学生发现画面的主次关系(大的星球是主体,小的星星是背景)和色彩对比(黑色的背景让亮色的星球和飞船更突出)。
-
介绍新工具——刮画:
- 教师拿起刮画纸和刮画笔:“今天我们不用画笔和颜料,而是用一种‘魔法笔’来创作,你们看,这张纸是黑色的,但用这个笔轻轻一刮,就会变出闪闪发光的颜色,就像宇宙里的星光一样!”
- 技法示范:
- 画轮廓: “我们可以用笔尖来画飞船、星球、外星人的轮廓,线条要大胆、流畅。”(在黑板上快速示范画一个飞船和星球)
- 画细节: “用笔的侧面或者圆头,可以刮出大面积的颜色,比如给星球涂上颜色,或者刮出星星的闪光。”(示范刮出星星的尖角和光芒)
- “刮”出惊喜: “我们可以故意刮出一些不规则的形状,想象那是未知的星云或者奇特的生物。”
(三) 学生创作:构思画面,大胆表现 (约20分钟)
-
明确创作要求:
- 主题: “我的宇宙旅行”。
- 画出你想象中的宇宙景象,必须有至少一个“主角”(比如你自己、宇航员、外星人等)。
- 技法: 大胆使用刮画笔,利用点、线、面和黑、金、银等对比色。
- 氛围: 播放宇宙音乐,营造创作氛围。
-
教师巡回指导:
- 鼓励构思: 对于思路不清晰的学生,可以再次提问:“你想去哪个星球?那个星球是什么颜色的?你坐的飞船是什么样子的?”
- 技法指导: 对握笔姿势或刮画技巧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 启发想象: “你的星球上可以有会唱歌的石头吗?”“你的飞船是不是可以变形?”
- 肯定与鼓励: 对学生每一个大胆的想法和尝试都给予积极的肯定,如“你这个想法太酷了!”“这个颜色搭配真漂亮!”“没关系,大胆刮,刮错了也是一种新的发现!”
(四) 展示与评价:分享作品,共同欣赏 (约5分钟)
-
举办“宇宙画廊”:
- 将学生的作品一一展示在教室的墙上或桌子上,形成一个“宇宙旅行”主题画展。
- 请几位学生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我画的是……,我遇到了……,我觉得最有趣的是……”
-
评价方式(以鼓励为主):
- 学生自评: “你最喜欢自己画画的哪个部分?为什么?”
- 学生互评: “你最喜欢哪一幅画?它哪里吸引了你?”
- 教师总结: 教师对全班学生的作品进行整体评价,重点表扬那些富有想象力、敢于尝试和色彩运用独特的作品,强调:“每一个小朋友的宇宙都是独一无二的,你们都是了不起的小小艺术家!”
板书设计
| 奇妙的宇宙旅行 |
|---|
| 我们看到了什么? |
| (贴上学生说出的关键词图片或简笔画) 星球、宇航员、外星人、飞船、星星、黑洞…… |
| 我们怎么画?(刮画魔法) |
| 画轮廓(尖头笔) 涂颜色/刮光芒(侧面/圆头笔) 大胆想象,不怕“刮错”! |
| 我的主角: _____ (学生填写) |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旨在打破传统绘画的框架,通过“刮画”这一新颖有趣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创作动力,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故事、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注意:
- 时间控制: 创作环节时间要给足,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完成作品。
- 关注个体差异: 对于动手能力稍弱或想象力暂时没打开的学生,教师要更有耐心,多进行启发式引导。
- 安全提示: 提醒学生使用刮画笔时注意安全,不要对着他人或自己乱划。
- 作品多样性: 鼓励作品的多样性,避免学生之间互相模仿,保护每个孩子的原创性。
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仅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