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作文 写人 技巧

下面我将为你系统地梳理写人作文的核心技巧,从“写什么”“怎么写”,再到“如何升华”,并提供一个实用的框架和范文赏析。

作文 写人 技巧-图1


第一部分:写什么?—— 确定核心与素材

在动笔之前,先想清楚你要写一个怎样的人,以及你为什么写他/她。

确定中心人物与核心品质

不要试图写一个人的所有方面,那样会显得散乱,选择一个最核心、最突出的人物品质来展开。

  • 思考方向:
    • 性格特点: 他/她是善良、乐观、坚强、幽默、固执,还是内向?
    • 精神品质: 他/她有责任心、乐于助人、勤奋刻苦、无私奉献,还是充满智慧?
    • 独特之处: 他/她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爱好、习惯或外貌特征?

示例:

  • 不要写“我的妈妈很勤劳”,而是写“我的妈妈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勤劳”。
  • 不要写“我的爷爷很节俭”,而是写“我的爷爷用近乎苛刻的节俭,守护着对晚辈深沉的爱”。

搜集具体素材

有了核心品质,就要用具体的事件和细节来支撑它,素材来源于你的生活观察。

  • 素材类型:
    • 典型事例(1-2个): 能够最集中、最有力地体现人物核心品质的故事,最好是“大事”或“有波折”的事。
      • 写“乐于助人”,可以写他如何帮助邻居解决一个具体的困难,而不是泛泛地说“他经常帮助别人”。
    • 生活片段(多个): 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事,但能从侧面反映人物性格。
      • 写“节俭”,可以写他如何反复使用一个旧物,如何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 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细节: 这些是人物的“标签”,能让读者如见其人。

第二部分:怎么写?—— 掌握核心技巧

这是将素材转化为精彩文章的关键。

肖像描写—— “以形传神”

不要用“高矮胖瘦,浓眉大眼”这种套话,要抓住最能体现人物性格或身份的特征来写。

  • 抓住特征: 他的眼睛是“会说话”的,还是“总是布满血丝”的?他的手是“粗糙有力的”,还是“细腻白皙的”?
  • 动态描写: 人物在不同情绪下的表情变化。
    • 普通描写: “他很开心。”
    • 升级描写: “他开心起来,眼角会挤出几道深深的鱼尾纹,像一朵盛开的菊花,连嘴角的笑意都藏不住。”

动作描写—— “于细微处见精神”

通过人物的行动来展现其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 分解动作: 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一连串小动作。
    • 普通描写: “他帮我修好了自行车。”
    • 升级描写: “他下身,着眉,着眼仔细检查着车链,他出工具,娴熟地拆下链条,了点油,‘咔哒’一声,链条便听话地归位了,他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咧开嘴对我一笑:‘搞定!’”
  • 动词精准: 使用生动、准确的动词,避免“走、看、说”这类平淡的词。

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

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性格和当时的情境。

  • 个性化语言: 每个人说话都有独特的口头禅或语气。
    • 一个严厉的老师可能会说:“这个问题我讲过多少遍了?再讲最后一遍!” 而一个温和的老师可能会说:“别着急,我们再一起想想,好吗?”
  • 结合神态动作: 把语言和人物的动作、神态结合起来写。
    • 普通描写: “他说:‘我没事。’”
    • 升级描写: “他咬着牙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却故作轻松地挥了挥手,挤出一个微笑说:‘我没事,小伤而已。’”

心理描写—— “直击内心”

直接或间接地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让读者了解其思想感情。

  • 直接描写: 使用“他想……” “他感到……” “他心里琢磨着……”等。
  • 间接描写(更高级):
    • 通过神态动作反映: “他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说明他正在极力忍耐愤怒。”
    • 通过环境烘托: “窗外电闪雷鸣,一如他此刻纷乱不安的内心。”

细节描写—— “于无声处听惊雷”

细节是文章的血肉,是让人物立起来的关键,一个好的细节胜过千言万语。

  • 感官细节: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 写奶奶的手,可以写“那双手布满了像老树皮一样的褶皱,摸上去有些粗糙,但总能散发出一股淡淡的肥皂香和阳光的味道。”
  • 标志性物品: 某个人物总带着或使用某样东西,这东西就成了他的象征。
    • 一个总戴着一顶旧鸭舌帽的老爷爷,一个不离身的保温杯,一支磨得发亮的钢笔。

侧面烘托—— “红花还需绿叶扶”

通过描写他人的反应、评价,或者环境的影响,来突出主要人物。

  • 他人反应: “他的幽默感总能逗得大家前仰后合,连最严肃的班主任老师都忍不住笑出声。”
  • 环境对比: “在喧闹的教室里,只有他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角落里,仿佛与世隔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第三部分:文章结构—— “凤头、猪肚、豹尾”

一个清晰的结构能让你的文章更有条理。

  • 凤头(开头): 精彩、引人入胜。

    • 开门见山式: 直接点出你要写的人和核心品质。
    • 悬念式: “在我的记忆中,总有那么一个人,他不是我的亲人,却胜似亲人。”
    • 场景式: “雨下得很大,豆大的雨点砸在窗玻璃上,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撑着伞,走进了雨幕……”
  • 猪肚(中间): 内容充实、具体。

    • 总-分-总结构: 先总起,说人物有什么特点,然后分述1-2个具体事例来证明,最后再总结。
    • 事例递进结构: 用两到三个事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现人物形象,可以是一个主要故事,加上几个生活小片段。
  • 豹尾(: 简洁、有力、余味悠长。

    • 总结式: 再次强调人物对你的影响或他的可贵品质。
    • 抒情式: 表达你对这个人的敬佩、感激或怀念之情。
    • 升华式: 从这个具体的人,上升到一类人,或一种精神,引发读者思考。
      • “他就像一盏明灯,不仅照亮了我前行的路,也让我明白了,平凡生活中,处处都有不凡的光芒。”

第四部分:范文赏析

那双粗糙的手**

我的外公,是一位普通的退休工人,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那双布满老茧、关节粗大的手,却是我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那双手,并不好看,手掌和指关节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仿佛永远也洗不干净的黑色印记,那是常年与机油和铁锈为伴的勋章,指甲缝里偶尔还会嵌着些洗不净的泥垢,像是一幅粗糙的地图,记录着他大半生的辛劳,就是这样一双手,却充满了魔力。

小时候,我最爱坐在外公身边,看他用这双手修理各种坏掉的东西,家里的收音机、闹钟,甚至我的玩具小汽车,到了他手里,仿佛都被施了魔法,他会皱着眉,眯着眼,用一把小小的螺丝刀,在那些复杂的零件间灵活地穿梭,当“咔哒”一声,坏掉的东西“起死回生”时,他会咧开嘴,露出被烟熏黄的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