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创意码头景观设计

“潮汐之艺:创意码头”景观设计方案

核心理念:潮汐之艺

  • “潮汐”:既是码头的物理属性,也是其文化隐喻,它代表着城市的变迁、信息的流动、人群的聚散,以及艺术创作中灵感的涌动与退却。
  • “艺”:点明“创意”的核心,我们将艺术融入景观的每一个角落,使其不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有生命、会呼吸的艺术品。

设计目标: 将码头从一个单一的交通运输节点,转型为一个“永不落幕的艺术展场、激发灵感的社区客厅、连接水陆的城市客厅”

创意码头景观设计-图1


设计原则

  1. 艺术性优先:邀请艺术家、设计师参与创作,将雕塑、装置艺术、光影艺术、互动艺术等融入景观小品、铺装、灯光设计中。
  2. 历史文脉的延续:尊重并活化码头原有的工业遗迹(如起重机、铁轨、旧仓库),通过改造再利用,讲述码头的故事。
  3. 公共性与互动性:设计多样化的活动空间,鼓励市民、游客参与其中,而非仅仅是旁观者,设置可以触摸、攀爬、互动的艺术装置。
  4. 生态可持续性:采用生态友好型材料,利用雨水花园、生态浮岛等手法净化水质,恢复滨水生态,打造“海绵码头”。
  5. 弹性与适应性:空间设计应灵活多变,能够适应不同规模的公共活动,从个人休憩到大型艺术节。

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

我们将码头沿纵向划分为三个特色鲜明的区域,形成“起承转合”的游览体验。

序章:城市入口广场 - “潮起之窗”

  • 定位:码头的“会客厅”和形象展示区,是人流集散和举办大型开幕活动的核心。
  • 设计亮点
    • 地标性装置:在广场中心设置一个大型互动艺术装置,如“时光潮汐”,它由可编程的LED灯带组成,模拟潮汐的涨落,白天,它是优雅的金属雕塑;夜晚,灯光随音乐或实时潮汐数据变化,成为城市的视觉焦点。
    • 记忆墙:利用改造后的旧码头钢板或集装箱,打造一面“码头记忆墙”,通过蚀刻的老照片、文字和地图,讲述码头的百年历史。
    • 灵活铺装:采用可移动的艺术地砖,平时作为开阔广场,举办市集或活动时,可快速布置成摊位或舞台。

主体:创意艺术长廊 - “潮涌之廊”

  • 定位:码头的“主展厅”,是艺术装置、创意店铺和滨水步道的集中地。
  • 设计亮点
    • 工业遗产再利用:保留并修复一两台巨大的旧港口起重机,将其改造为“观景塔”“艺术悬挂点”,人们可以登上塔顶,俯瞰整个码头和城市天际线;起重机臂上可悬挂大型艺术装置或灯光作品。
    • 集装箱创意市集:将标准化的二手集装箱进行个性化涂装和改造,排列成富有动感的“艺术街区”,内部可开设独立设计师店、手工艺作坊、特色咖啡馆、快闪书店等。
    • 潮汐步道:设计一条蜿蜒的亲水木栈道,其宽度和材质随“潮汐”变化,靠近水岸的部分采用耐腐蚀的木材,并设置下沉式亲水平台,让人们在退潮时也能近距离接触河床。
    • 互动水景墙:沿步道设置一面感应式水景墙,当人靠近时,水流会随之变化,形成独特的涟漪图案,增加趣味性。

尾声:生态休闲公园 - “潮落之洲”

  • 定位:码头的“后花园”,是一个宁静、自然、适合冥想和亲子活动的区域。
  • 设计亮点
    • 生态浮岛:在码头边缘设置由环保材料制成的浮动平台,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并为鸟类和小鱼提供栖息地,形成一道移动的“生态风景线”。
    • 艺术草坪剧场:利用缓坡地形,打造一个半圆形的露天剧场,草坪的形状本身就是大地艺术,阶梯式的草坡可作为观众席,中心舞台可利用旧船甲板或集装箱搭建。
    • 儿童创意乐园:设计一个以“船与海洋”为主题的儿童游乐区,游乐设施并非标准成品,而是由艺术家设计的、充满想象力的艺术品,如可以攀爬的“绳索船”、可以滑行的“鲸鱼滑梯”等。
    • 冥想花园:在公园一隅设置一个安静的角落,利用碎石、沙地、苔藓和几块精选的天然石材,营造一个日式枯山水风格的冥想空间,旁边配以一首刻在地上的短诗。

关键设计元素

  • 铺装
    • 主广场:采用深灰色透水混凝土,模仿平静的水面。
    • 艺术长廊:使用回收的旧铁轨、不同颜色的碎石和耐候钢板,拼贴出抽象的艺术图案。
    • 休闲区:以天然木板和草坪为主,营造自然感。
  • 照明
    • 功能性照明:设计简洁现代的庭院灯,保证夜间安全。
    • 艺术性照明:重点突出“时光潮汐”装置、起重机轮廓、艺术雕塑和建筑立面,使用动态投影技术,在特定墙面或地面投射流动的艺术影像。
    • 氛围照明:在木栈道、树下设置低矮的地灯和氛围灯带,营造浪漫、神秘的滨水夜色。
  • 植物
    • 选择耐盐碱、抗风性强的本土植物,如芦苇、菖蒲、垂柳、乌桕等。
    • 采用高低错落的种植方式,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既美化环境,又为野生动物提供庇护。

活动策划

  • 日常活动:街头表演、露天电影、瑜伽课程、晨跑俱乐部。
  • 定期活动“潮汐艺术节”(年度大型户外艺术展)、“创意市集”(周末手工艺品市集)、“码头音乐节”“亲子工作坊”(教孩子们用回收材料创作艺术)。

可持续性与维护

  • 材料:优先选用回收材料、木材、石材等天然和环保材料。
  • 水资源管理:设置雨水收集系统,用于灌溉绿地和冲洗地面。
  • 生态维护:定期清理生态浮岛,监测水质,保护本地物种。
  • 运营模式:引入专业的策展和运营团队,通过艺术展览、场地租赁、文创产品销售等方式实现自我造血,确保项目的长期活力。

“潮汐之艺:创意码头”设计方案旨在打破传统码头的刻板印象,通过艺术、历史、生态与公共生活的深度融合,创造一个独一无二的、充满活力的城市地标,它不仅是一个景观,更是一个不断生长、充满故事的文化生态系统,吸引着人们前来探索、体验、创造和分享。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