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将从“道”(核心思路)和“术”(具体方法)两个层面,为你系统梳理写人文章的阅读技巧。

第一部分:道 - 核心思路:抓住“神”,拆解“形”
阅读写人文章,最核心的思路是:一切描写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神”),而人物形象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手法(“形”)来体现的。
你的阅读过程,就是一个“由表及里,由形到神”的解码过程。
中心任务: 搞清楚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以及作者通过哪些方法让我们得出这个结论。
第二部分:术 - 具体方法:四步走,层层深入
我们可以将阅读过程分为四个步骤,这四步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
第一步:初读感知,抓“事”显“人”
目标: 快速了解文章大意,初步感知人物特点。
方法:
- 和开头: 标题往往直接点明人物或核心事件,开头可能会直接对人物进行概括性介绍(如“我的母亲是个勤劳朴实的女人”)。
- 理清事件脉络: 文章围绕人物写了哪几件事?把这些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简单梳理出来。“事因人而生,人因事而显”,人物的性格、品质、情感,都是通过具体事件展现的。
- 初判人物: 结合事件,给人物贴上几个初步的“标签”,通过“他扶起摔倒的老人”,可以初步判断他“善良”。
关键点: 这一阶段不求深解,但求快速建立对文章的整体框架和人物的初步印象。
第二步:精读分析,品“技”识“人”
目标: 深入分析作者所运用的描写手法,理解这些手法如何有效地塑造人物形象,这是阅读的重中之重。
方法: 重点分析以下五种描写,并思考其作用。
外貌描写(肖像描写)
- 看什么: 容貌、身材、衣着、神情、姿态等。
- 怎么品:
- 抓住特征: 作者为什么只写这些外貌特征,而不是全部?鲁迅写闰土,重点写他“灰黄的脸”和“红活圆实的手”,对比突出生活环境的艰苦和劳动的辛劳。
- 分析作用:
- 揭示身份/地位: 如华丽的衣着可能暗示富贵。
- 表现性格/精神: 如坚毅的眼神、朴素的衣着。
- 预示命运/遭遇: 如憔悴的面容可能暗示生活的磨难。
- 推动情节发展: 如一个特殊的伤疤。
动作描写
- 看什么: 人物的行为、举止、活动过程。
- 怎么品:
- 关注动词: 动词是动作描写的灵魂,找一找文中的关键动词,思考它们的妙处。“他抓起笔,蘸了墨,挥毫而就”,这里的“抓、蘸、挥”一连串动作,写出了他的果断和自信。
- 分析作用:
- 展现人物性格: 是“蹑手蹑脚”还是“大步流星”?
- 反映人物心理: 一个“摩挲”的动作,可能透露出紧张、珍惜或回忆。
- 推动情节发展: 一个关键的动作可能是事件的转折点。
语言描写
- 看什么: 人物说的话,包括对话和独白。
- 怎么品:
- 品味语气和内容: 他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是温和、是暴躁、是幽默、是严肃?)
- 分析作用:
- 直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我没事,你别担心”可能是强装坚强。
- 表现人物身份、教养、性格: “之乎者也”与“土话俚语”截然不同。
- 推动情节发展,交代故事背景。
神态描写
- 看什么: 面部表情的变化,如喜、怒、哀、乐、惊讶、沉思等。
- 怎么品: 神态是人物内心世界的“晴雨表”,一个“眉头紧锁”可能代表忧虑或思考;一个“嘴角微微上扬”可能代表得意或欣慰。
- 分析作用: 细腻地展现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活动和情绪变化。
心理描写
- 看什么: 对人物内心思想、情感活动的直接描写。
- 怎么品: 这是人物内心最直接的袒露,作者可能通过内心独白、梦境、幻觉等方式来展现。
- 分析作用: 直接、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理想、动机、困惑和斗争,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技巧升级: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除了以上五种直接描写,还要学会看侧面描写。
- 看什么: 通过写他人(或他物)的反应、评价,来衬托主要人物。
- 例子:
- 以他人衬人: “听了他的演讲,台下掌声雷动,许多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这里的掌声和泪水,侧面烘托了演讲的精彩和演讲者的感染力。
- 以环境衬人: “在狂风暴雨中,他依然挺拔地站立着,像一棵不屈的松树。” 环境的恶劣,衬托出人物的坚韧品格。
第三步:深读探究,悟“情”明“旨”
目标: 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方法:
- 分析抒情议论句: 写人文章中,作者往往会在关键节点(如文章开头、事件高潮后)加入抒情或议论的句子,这些句子是“文眼”,是作者情感和观点的直接流露,是理解主旨的钥匙,一定要圈画出来,仔细品味。
- 思考作者“为什么写”:
-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人物?是为了赞美他的某种品质?还是为了批判某种现象?或是为了表达对他的怀念、同情、敬佩?
- 作者想通过这个人物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 联系社会背景: 有时,人物形象是特定社会时期的缩影,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人物命运的根源和文章的深层含义。
第四步:总结归纳,答“问”有“方”
目标: 将以上分析结果,有条理地运用到答题中。
方法:
- 审清题干: 明确题目问的是什么,是问人物形象特点?还是问某个描写的作用?还是问文章主旨?
- 回归原文: 答案一定在原文中,根据题干,找到相关的段落、句子或关键词。
- 分点作答,条理清晰: 尤其是分析人物形象或描写作用时,尽量用“特点+分析(结合文本)”的模式,分点阐述。
- 例: 问“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 答: ① 善良,当他看到迷路的孩子时,他“立刻蹲下身,温柔地询问”,并“耐心地陪着他等来了家人”,这个动作细节体现了他内心的善良。② 有责任心,他答应同事的事,即使自己生病也坚持完成,这表现了他强烈的责任心。
- 语言规范,表达流畅: 使用“本文通过……描写,刻画了一个……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赞美了……的品质”等规范句式,使答案更专业、更完整。
一个口诀助你记忆
写人文章读不难,四步法来解谜团。
初读抓事理线索,人物初印象浮现。 精读品析描五法,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 侧面描写别忽略,他人环境来烘托。 深读悟情抓议论,作者意图要明了。 总结归纳有条理,答题规范是关键。
希望这份详细的指南能帮助你攻克写人文章的阅读难关!多加练习,你一定能成为阅读高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