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新课标下,课堂提问技巧如何提升课堂实效?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重要桥梁,有效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思考,促进课堂互动,提升教学质量,如何设计并实施高质量的课堂提问,是许多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结合实践经验与最新研究数据,探讨课堂提问的技巧与体会。

新课标下,课堂提问技巧如何提升课堂实效?-图1

精心设计问题,明确提问目标

课堂提问的首要环节是问题设计,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认知水平和课程内容,精心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问题的设计应当具有层次性,从低阶认知问题逐步过渡到高阶认知问题,引导学生思维逐步深入。

低阶认知问题主要涉及记忆、理解等基础认知过程,什么是光合作用?”这类问题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高阶认知问题则涉及分析、评价、创造等复杂认知过程,如果地球上没有光合作用,生态系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类问题能够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24年发布的《全国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调查报告》,在观察的5000节课中,高阶思维问题的比例与学生学习成效呈显著正相关,当课堂中高阶问题比例达到30%以上时,学生在该学科的创新能力测试得分平均提高15.7%,这一数据充分说明设计高质量问题的重要性。

把握提问时机,促进思维发展

提问时机的把握直接影响提问效果,教师应在学生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的关键时刻提出问题,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思考。

在新旧知识衔接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联系;在学生困惑处提问,能够引导他们突破思维障碍;在课堂气氛沉闷时提问,可以重新激活学生注意力,研究表明,课堂的前15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段,在这段时间内提出关键问题,往往能取得最佳效果。

中国教育科学院2023年对全国120所中小学的调研显示,优秀教师更善于把握提问时机,他们在课堂中平均每10分钟提出2-3个关键问题,且这些问题85%以上分布在学生注意力高峰期,相比之下,普通教师的提问时间分布较为随机,效果也相对较弱。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有效的问题往往源于真实的情境,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社会热点或学科前沿,创设富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在物理课上讲解浮力原理时,可以展示“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的真实情境;在历史课上分析抗日战争时,可以引入最新考古发现或档案资料,这种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2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创设了真实问题情境的课堂中,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的比例达到78.5%,而在传统讲授式课堂中,这一比例仅为32.3%,这表明良好的问题情境对提升课堂参与度具有显著作用。

运用多样策略,提升提问效果

不同的提问策略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场景,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提问策略,以提升提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等待时间策略要求教师在提出问题后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研究显示,将等待时间从不足1秒延长到3-5秒,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回答的质量和深度,追问策略则是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一步提问,引导思维向纵深发展,当学生给出答案后,可以继续询问“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或者“这个结论在其他情况下是否适用?”

分层提问策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这种策略能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发展,根据华东师范大学2023年的课堂观察研究,采用分层提问策略的班级,学困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比例提高了42%,优等生挑战高难度问题的机会也明显增加。

注重反馈艺术,深化学习效果

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馈是提问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反馈不仅要对答案的正确性做出判断,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

积极的反馈应当具体而有建设性,与其简单地说“回答得很好”,不如明确指出“你在这个问题中考虑到了多个因素,这种全面思考的方式值得肯定”,对于不完整的回答,教师可以通过补充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完善思路,除了这一点,还有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吗?”

最新的教育评估研究指出,具有建设性的反馈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30%以上,2024年浙江省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报告显示,在反馈环节做得好的教师班级,学生学科能力的年增长率比其他班级高出6.8个百分点。

结合现代技术,创新提问方式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代技术为课堂提问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利用在线平台、即时反馈系统等工具,教师可以实现更高效、更个性化的提问与反馈。

通过课堂互动平台,教师可以实时收集全体学生的答案,快速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学生的回答模式进行深入分析,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这些技术手段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为教师改进提问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持。

根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2024年的统计,使用智能教学系统辅助课堂提问的学校,教师对学生学习进度的掌握精度提高了45%,个性化指导的时间增加了60%,这些数据表明,技术与提问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课堂教学形态。

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课堂提问是一门需要不断修炼的艺术,它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又要掌握教育心理学原理;既要精心设计问题,又要灵活实施;既要重视问题的内容,又要关注提问的过程,每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都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每一次恰到好处的提问,都是推动学生成长的助力,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持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提问实践,让课堂因高质量的提问而更加精彩,让学生因有效的思维训练而更好发展。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