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写事情有何核心技巧让故事更生动?

写好一件事,无论是写文章、讲故事,还是做报告,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技巧,这件事可以是一次旅行、一个项目、一段经历,甚至是一个失败。

写事情的技巧-图1

下面我将这些技巧分为“道”(心法)“术”(方法)两个层面,并提供一个实用的框架和案例,希望能帮助你。


第一部分:道 - 写事的心法

在动笔之前,先建立正确的认知,这比任何技巧都重要。

  1. 明确你的“为什么” (The "Why")

    • 问自己:我写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记录、分享、说服、教育,还是为了宣泄情感?
    • 重要性:目的决定了你文章的基调和重点,如果是分享快乐,就多用积极、生动的语言;如果是总结教训,就要侧重于反思和改进,没有目的的写作就像没有航标的船。
  2. 找到你的“魂” (The Soul)

    • 问自己:这件事最核心、最独特、最打动人的点是什么?是过程中的曲折、某个瞬间的感动、还是最终的深刻感悟?
    • 重要性:这个“魂”就是你的文章的“文眼”或“高潮”,所有细节和描写都应该围绕这个核心展开,让它像灯塔一样照亮全文,让读者记住的不是事件的流水账,而是这件事带给你的独特体验和思考。
  3. 站在读者的角度 (Reader's Perspective)

    • 问自己:读者是谁?他们关心什么?他们可能会问什么问题?
    • 重要性:好的写作者都是“共情大师”,想象你的读者就在你面前,用他们能理解、感兴趣的方式去讲述,避免使用过多只有你自己才懂的黑话或背景信息,必要时进行解释。

第二部分:术 - 写事的实用技巧与方法

这是具体的操作步骤,可以让你把脑海中的想法清晰地呈现出来。

搭建骨架 - 黄金圈法则

任何好故事都有一个清晰的结构,你可以用“黄金圈法则”(Why-How-What)来组织你的内容:

  • Why (为什么):

    • 开篇:用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直接点明你写这件事的核心目的最深刻的感悟,这能立刻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 示例:“我从未想过,一次看似普通的客户投诉,会彻底改变我们团队的工作方式。”
  • How (如何):

    • 主体: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详细讲述事情的来龙去脉、发展过程,这里要运用下面提到的“细节”和“节奏”技巧。
    • 示例:“从接到投诉电话,到初步沟通,再到深入调查,我们一步步发现了问题的根源……”
  • What (是什么):

    • 总结这件事带来的结果、收获、反思或启示,首尾呼应,升华主题,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
    • 示例:“我们不仅解决了客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建立了一套新的响应机制,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危机往往是转机。”

填充血肉 - 让故事生动起来

有了骨架,就需要用细节和情感来填充,让它变得有血有肉。

  1. “Show, Don't Tell” (展示,而非说教)

    • 这是写作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技巧!
    • Telling (说教): “他很生气。”
    • Showing (展示): “他猛地一拍桌子,杯子里的水都溅了出来,脸色涨得通红,嘴唇紧抿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 应用:多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以及环境的氛围、光线、声音等,让读者自己去感受,而不是直接下结论。
  2. 调动五感描写

    • 不要只写“看到”和“听到”,想想:
      • 视觉:颜色、形状、光影变化。
      • 听觉:声音的大小、节奏、音调。
      • 嗅觉:气味(花香、饭菜香、机油味)。
      • 味觉:味道(甜、酸、苦、辣)。
      • 触觉:质感(粗糙、光滑、冰冷、滚烫)。
    • 示例:“走进那家老店,空气中弥漫着咖啡豆的醇香和旧书的霉味,阳光透过蒙尘的窗户,在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指尖划过书架,能感受到木纹的凹凸不平。”
  3. 善用对话

    • 对话能让故事更真实、更有节奏感,好的对话不是简单的信息交换,它应该能:
      • 推动情节发展。
      • 塑造人物性格。
      • 揭示人物关系。
    • 技巧:在对话中加入一些“废话”、语气词、停顿,或者配合动作,让它更生活化。
  4. 控制节奏

    • 张弛有度:不要从头到尾都一个速度,在关键情节、高潮部分,放慢节奏,用大量的细节描写来营造紧张或感动的氛围,在过渡或铺垫部分,可以加快节奏,一笔带过。
    • 长短句结合:短句有力,适合表达紧张、激动或果断的情绪,长句舒缓,适合描写场景或表达复杂的思绪,交替使用,能让文章读起来更有韵律感。

升华主题 - 让故事更有深度

一篇好的记叙文,不仅仅是记录,更是思考。

  1. 设置悬念

    • 在开头或过程中设置一些未解之谜或挑战,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 示例:“那是我第一次独自负责项目,谁都不知道,一个隐藏了三个月的致命bug,即将浮出水面。”
  2. 巧用伏笔与照应

    • 伏笔:在前文不经意地提及一些细节,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做铺垫。
    • 照应:在后文回应前文的伏笔,让故事结构更严谨,给读者“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感。
  3. 结尾点睛

    • 结尾是留给读者印象最深的地方,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
      • 哲理升华:从具体事件中提炼出普遍的人生道理。
      • 情感共鸣:用一句感性的话,触动读者的心弦。
      • 开放式结尾:留下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和补充。
      • 首尾呼应:回到开头的场景或问题,形成完美的闭环。

实战框架:三步写好一件事

当你拿到一个题目或想记录一件事时,可以按这个三步走:

第一步:准备(5分钟)

  1. 明确目的:我为什么要写它?(分享教训/记录美好/……)
  2. 提炼核心:这件事最想表达的关键点是什么?(“坚持就是胜利”/“沟通的重要性”/……)
  3. 列提纲:用黄金圈法则(Why-How-What)写下三句话,搭建文章骨架。

第二步:填充(写作中)

  1. 开篇抓人:用一句有冲击力的话或一个场景开头。
  2. 主体叙事:围绕提纲,运用“Show, Don't Tell”和五感描写,填充细节,注意控制节奏,加入对话。
  3. 结尾升华:在结尾处,明确点出你的感悟或启示。

第三步:修改(完成后)

  1. 朗读:大声读出来,检查语句是否通顺,节奏是否舒服。
  2. 删减:删掉与核心主题无关的废话和细节。
  3. 打磨:把“Telling”的句子改成“Showing”的句子,让语言更精炼、更有力。

举例:写“一次学骑自行车的经历”

  • 平庸写法:“我小时候学骑自行车,摔了好几次,很疼,但我没有放弃,最后学会了,这件事告诉我,坚持就能成功。”(全是Telling,没有细节)
  • 优秀写法(运用技巧):
    • Why (开篇): “那辆天蓝色的自行车,至今仍是我童年记忆里最‘爱恨交织’的伙伴。”(点出核心情感)
    • How (主体): “爸爸松开手的那一刻,我像只笨拙的企鹅,车头疯狂地左右摇晃,‘哐当’一声,我重重地摔在了水泥地上,膝盖火辣辣地疼,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死死攥着车把,就是不松手……”(Show, Don't Tell + 五感 + 动作)
    • What (: “当我终于能骑着它,迎着风,感觉风从耳边呼啸而过时,我明白了,所谓成长,不就是一次次摔倒,然后拍拍尘土,告诉自己‘再来一次’吗?”(升华主题,引发共鸣)

希望这些技巧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