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录音理论与技巧,核心要点是什么?

第一部分:录音核心理论

在按下录制按钮之前,理解这些基本原理至关重要,它们是所有录音技巧的基石。

录音理论及技巧-图1

声音的本质

声音的本质是机械波,需要通过介质(如空气、水)传播,它有三个基本要素:

  • 音量: 声音的强弱,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响。
  • 音高: 声音的高低,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人耳可闻的频率范围约为20Hz - 20,000Hz。
  • 音色: 声音的特质,由声波的波形(谐波结构)决定,即使是相同音量和音高的声音,不同的波形也会让我们分辨出钢琴和小提琴的区别。

录音的三个核心要素

任何录音系统都围绕这三个要素构建:

  • 声源: 你想要录下的声音来源,可以是人声、乐器、环境声等。声源质量是录音质量的根本
  • 换能器: 将一种能量形式转换为另一种的设备,在录音中,它特指麦克风,负责将声波(机械能)转换为电信号。
  • 记录设备: 接收来自麦克风的电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或模拟数据存储起来的设备,可以是电脑(配合音频接口)、录音机、手机等。

模拟与数字录音

  • 模拟录音: 将声波的电信号直接记录在磁带等物理介质上,优点是温暖、自然,但存在本底噪声、失真和拷贝损失。
  • 数字录音: 将声波电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 采样和量化,转换成一系列二进制数据(0和1)进行存储。
    • 采样率: 每秒对声波进行测量的次数,单位是Hz,常见的有44.1kHz(CD标准)、48kHz(视频标准)、96kHz(高解析度),采样率越高,能记录的最高频率就越高。
    • 位深度: 每次采样可以记录的精度,常见的有16-bit、24-bit,位深度越高,动态范围就越大,能记录的音量细节越丰富,尤其是在低音量部分。

核心理论小结: 你最终得到的录音质量,上限由声源质量决定,下限由麦克风质量录音设备的性能决定,理解声音的特性和数字录音的基本参数,是做出正确技术选择的前提。


第二部分:录音前准备

充分的准备是成功录音的一半。

声源准备

  • 人声: 歌手/演讲者需保持良好状态,充分休息,多喝水,熟悉歌词/稿件,减少录音时的错误和停顿。
  • 乐器: 确保乐器调音准确,对于弦乐器,检查琴弦是否老化;对于管乐器,确保清洁和按键灵活。

环境准备

这是从“业余”迈向“专业”最关键的一步。

  • 寻找合适的空间:
    • 好空间: 声学处理良好、没有明显回声和驻波的房间,中等大小的房间比空旷的大房间或死寂的壁橱要好。
    • 坏空间: 空旷的客厅、硬瓷砖浴室(会产生刺耳的回声)、方形房间(容易产生驻波)。
  • 声学处理:
    • 目的: 减少不必要的反射声(回声)和吸收过量的混响,让声音更清晰、更“干”。
    • 低成本方法: 使用厚窗帘、地毯、书架、床垫、衣物等吸收高频和部分中频反射,在录音者正后方的墙和侧面的墙上放置这些物品效果显著。
    • 专业方法: 使用吸音棉低音陷阱扩散体等。
  • 消除噪音源:
    • 关闭空调、风扇、冰箱等电器。
    • 提醒家人或同事保持安静。
    • 拔掉不必要设备的电源线,因为变压器可能会产生“嗡嗡”的交流声。

设备准备

  • 麦克风: 选择合适的麦克风(详见下一部分)。
  • 音频接口: 连接麦克风和电脑的桥梁,提供前置放大和模数转换功能。
  • 三脚架/麦克风架: 稳固地放置麦克风,避免手部抖动和杂音。
  • 防喷罩: 放在麦克风前,防止“噗”声等强气流冲击振膜。
  • 耳机: 用于监听,确保录音质量。
  • 线材: 使用质量好的XLR或TS/TRS线材。

第三部分:核心录音技巧

麦克风选择与使用技巧

A. 麦克风类型

  • 动圈麦克风:
    • 原理: 利用振膜上的线圈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电流。
    • 特点: 坚固耐用、不惧怕高音压、对环境噪音不敏感、音色相对“温暖”。
    • 适用: 现场演出、录制架子鼓、吉他音箱、人声喊叫或强力摇滚。
    • 经典型号: Shure SM58, SM7B; Sennheiser MD 421。
  • 电容麦克风:
    • 原理: 利用振膜和背极板形成的电容变化来产生电流。
    • 特点: 灵敏度高、频率响应宽、音色细腻、细节丰富。
    • 缺点: 比较脆弱,惧怕高音压,需要幻象供电。
    • 适用: 录制人声、原声吉他、钢琴、弦乐、鼓的镲片等需要丰富细节的声源。
    • 经典型号: Neumann U87, TLM 102; Rode NT1; Audio-Technica AT4050。
  • 铝带麦克风:
    • 原理: 一片非常薄的金属带置于磁场中。
    • 特点: 音色非常平滑、自然、温暖,具有独特的“磁性”,对离轴声音有良好的抑制。
    • 缺点: 极其脆弱,音压承受能力低。
    • 适用: 录制爵士乐、古典乐、人声、吉他音箱等追求“复古”或“醇厚”音色的场合。

B. 麦克风摆放技巧

  • 距离: 麦克风离声源越近,声音越大,低频越多(近讲效应),环境声越少。
    • 人声: 通常距离5-15厘米。
    • 吉他音箱: 通常对准音锥,距离10-30厘米。
  • 角度:
    • 轴向: 对准振膜最灵敏的中心,获得最直接、最饱满的声音。
    • 离轴: 偏离中心轴,可以减少某些特定频率的“喷麦”声或刺声。
  • 高度: 与声源(如人嘴、吉他音箱扬声器中心)保持水平或略高。

录音电平设置

这是录音中最容易被忽视但又至关重要的步骤。

  • 目标: 让录音信号尽可能大,但绝对不能削波
  • 削波: 当输入信号过强,超出了设备的处理能力时,波形顶部被“削平”,导致产生难听的失真,这种失真无法在后期修复。
  • 设置方法:
    1. 让声源以最大音量进行表演。
    2. 调整音频接口上的增益旋钮,使录音软件中的电平指示器在最大音量时,峰值达到 -12dB 到 -6dB 之间。
    3. 这样,在正常表演时,电平会稳定在 -18dB 到 -12dB 左右,为突发的高音量留出充足的余量。
  • 专业做法: 使用一个压缩器放在麦克风和音频接口之间,它可以自动控制动态范围,让你可以用更高的平均电平录音,同时避免削波。

单声道 vs. 立体声

  • 单声道: 使用一支麦克风录音,声音信息在一个声道中,优点是简单、相位问题少、声音集中,适用于人声、独奏乐器。
  • 立体声: 使用两支(或多支)麦克风录音,捕捉声音的空间感和方位感,适用于钢琴、立体声声源、环境声、需要营造宽度的声源,常见技术有A/B、X/Y、MS等。

第四部分:录音流程与最佳实践

  1. 连接设备: 将麦克风连接到音频接口的XLR输入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