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名称】首届“金牌讲师”培训技巧大赛方案
活动背景与目的
背景: 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和组织能力的持续提升,内部培训作为知识传递、技能培养和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为进一步打造一支专业、高效、富有感染力的内部培训师队伍,营造“人人皆可为师,人人乐于分享”的学习型组织氛围,特举办本次培训技巧大赛。

目的:
- 提升技能: 以赛代练,系统性地提升内部培训的课程设计、授课技巧、互动控场及临场应变能力。
- 发掘人才: 发掘和选拔一批有潜力的内部讲师,为公司人才梯队建设注入新动力。
- 激励开发一批与公司业务紧密相关、实用性强的精品课程,丰富公司内部知识库。
- 营造文化: 倡导开放分享的文化,鼓励员工将个人经验转化为组织财富,促进跨部门知识交流。
活动主题
“赋能成长,‘讲’出精彩” —— [公司名称] 首届“金牌讲师”培训技巧大赛
组织架构
- 主办单位: 人力资源部 / 企业大学 / 培训发展中心
- 协办单位: 各业务部门、工会、行政部
- 大赛组委会:
- 主任: 公司高层领导(如分管人力/业务的副总)
- 副主任: 人力资源部负责人
- 成员: 各核心业务部门负责人、资深内部讲师、人力资源部骨干
- 评审团: 由公司高管、外部培训专家、资深内部讲师、员工代表(可选)组成。
参赛对象
- 公司全体在职员工,鼓励各层级、各岗位员工积极参与。
- 特别鼓励:新员工、业务骨干、技术专家、管理干部等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员工。
- 以个人名义报名参赛。
比赛安排
报名阶段(X月X日 - X月X日)
- 报名方式: 填写《“金牌讲师”大赛报名表》,提交个人基本信息、拟授课主题及大纲。
- 主题要求: 内容需积极向上,与公司业务、岗位技能、职业素养、企业文化等相关,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 宣传推广: 通过公司内网、邮件、公告栏、企业微信群等多渠道进行宣传动员。
初赛阶段(X月X日 - X月X日)
- 形式: “课程设计与微课演示”
- 课程设计(30%): 参赛者提交完整的课程设计方案,包括课程目标、大纲、核心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
- 微课演示(70%): 参赛者进行8-10分钟的微课现场演示,选取课程中最核心或最精彩的一个片段进行讲授。
- 评审标准: 主题价值、逻辑结构、内容深度、课件设计、演示表现力。
- 结果: 评选出10-15名选手晋级决赛。
决赛阶段(X月X日)
- 形式: “15分钟完整授课 + 5分钟问答”
- 现场授课(15分钟): 参赛者需围绕自己的课程主题,进行一个完整模块的15分钟现场授课,鼓励使用多元化的教学工具和方法。
- 评委问答(5分钟): 评审团就课程内容、设计思路、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提问,参赛者现场作答。
- 评审标准:
- (40%): 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内容翔实、案例鲜活、与业务结合紧密。
- 授课技巧(30%): 语言表达、时间把控、肢体语言、台风仪表。
- 互动与控场(20%): 能否有效调动学员积极性、课堂氛围、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 课件与视觉辅助(10%): PPT/教具设计美观、简洁、有效辅助教学。
评分标准(决赛)
| 评分维度 | 权重 | 具体描述 |
|---|---|---|
| 40% | 主题价值 (10%): 切中业务痛点或员工发展需求,具有实用性和前瞻性。 逻辑结构 (10%): 课程框架清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 内容深度 (10%): 观点独到,论据充分,案例生动,能引发思考。 落地性 (10%): 提供的方法、工具可操作,能指导实际工作。 |
|
| 授课技巧 | 30% | 语言表达 (10%): 普通话标准,用词精准,富有感染力,语速适中。 台风仪表 (10%): 精神饱满,自信从容,眼神交流,着装得体。 时间把控 (10%): 严格遵守15分钟时限,内容详略得当。 |
| 互动与控场 | 20% | 互动设计 (10%): 设计提问、小组讨论、游戏等互动环节,能有效调动气氛。 应变能力 (10%): 面对评委提问或模拟学员挑战,反应敏捷,回答切题。 |
| 课件与视觉辅助 | 10% | 设计美观 (5%): PPT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协调,图文并茂。 辅助效果 (5%): 图表、视频、道具等使用恰当,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
| 总计 | 100% |
奖项设置
- 个人奖项:
- 金奖(1名): “金牌讲师”称号 + 奖金XXXX元 + 荣誉证书 + 公司定制礼品
- 银奖(2名): “银牌讲师”称号 + 奖金XXXX元 + 荣誉证书 + 公司定制礼品
- 铜奖(3名): “铜牌讲师”称号 + 奖金XXXX元 + 荣誉证书 + 公司定制礼品
- 最佳人气奖(1名): 由现场观众或线上投票产生,奖金XXXX元 + 荣誉证书
- 最佳课程设计奖(1名): 奖金XXXX元 + 荣誉证书
- 优秀奖(若干): 荣誉证书 + 纪念品
- 组织奖项:
- 最佳组织奖(1-2个部门): 对于积极组织员工报名、参与度高的部门给予集体奖励(如部门活动经费、团队建设基金等)。
宣传推广计划
- 预热期(赛前1个月):
- 发布大赛启动通知,详细介绍方案、流程和奖励。
- 制作宣传海报、H5邀请函,在公司各处张贴、传播。
- 邀请往届优秀内部分享者或高管录制短视频,分享经验并寄语大赛。
- 进行期(比赛期间):
- 每场比赛前发布预告,介绍晋级选手及课程主题。
- 决赛进行图文直播或短视频直播,让无法到场的员工也能参与。
- 比赛结束后24小时内发布精彩回顾新闻稿和照片。
- 收尾期(赛后1周):
- 公布获奖名单,对获奖者进行专访和深度报道。
- 制作大赛回顾视频,集锦精彩瞬间,分享优秀课程片段。
- 宣布获奖课程将如何被纳入公司内部课程体系,持续发挥价值。
资源需求
- 人力资源: 组委会工作人员、主持人、礼仪、技术支持、后勤保障。
- 场地资源: 初赛可使用小型会议室,决赛需使用能容纳100人以上的多功能厅或报告厅。
- 设备资源: 投影仪、幕布、音响、麦克风(至少2个,1个主讲,1个备用)、计时器、翻页笔、白板、摄像机/照相机。
- 物料资源: 评分表、笔、饮用水、席卡、背景板、横幅、奖杯/奖牌、证书、奖品等。
- 预算支持: 奖金、礼品、物料制作、场地布置、专家评委劳务费、宣传物料等费用。
应急预案
- 设备故障: 准备备用设备(如备用电脑、麦克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