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小学句子排序题怎么做?三步教会孩子轻松掌握技巧!

下面我将从核心原则、解题步骤、常见题型、专项技巧练习方法五个方面,为您详细拆解小学句子排序的技巧。

小学句子排序题怎么做?三步教会孩子轻松掌握技巧!-图1


核心原则:找到“龙头”和“龙尾”

任何一段话,都有一个“开头”(龙头)和一个“(龙尾),只要找到了这两个,中间的句子就很容易各就各位。

  • 龙头(开头句):通常是概括性总起性的句子,它不承接上文,而是引出下文。
  • 龙尾(结尾句):通常是总结性收束性的句子,它不引出下文,而是对上文进行总结或描述最终结果。

( )我们找来铁丝、钳子、木板和钉子。 ( )我们开始动手制作。 ( )一个结实的小书架就做好了。 ( )我们画好图纸,设计书架的样子。

  • 分析
    • “..” 是典型的开头,交代了第一步,所以是 龙头
    • “..” 是典型的结尾,交代了最终结果,所以是 龙尾
  • 排序:→ → 我们找来材料 → 制作 →

解题“四步法”

拿到一道排序题,不要急着下笔,按照这四个步骤来,思路会非常清晰。

第一步: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快速通读所有句子,大概了解一下这段话在讲什么,是关于小动物、做手工,还是一件事情的经过?对整体内容有个初步印象。

第二步:找出“龙头”和“龙尾”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运用上面提到的原则,寻找最可能的开头句和结尾句。

  • 找龙头:找表示时间顺序的词(如“、“有一天”、“清晨”)、表示概括的句子、或者不承接任何内容的句子。
  • 找龙尾:找表示时间顺序的词(如“、“终于”、“到了晚上”)、表示总结的句子(如“这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或者描述最终结果的句子。

第三步:理清“龙身”,确定顺序

中间的句子是“龙身”,它们之间有紧密的逻辑关系,我们需要寻找线索把它们串联起来。

  1. 找“时间词”和“顺序词”

    • 时间词: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有一天、从前、后来、过了一会儿、然后、最后、终于
    • 顺序词: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先、再、最后
    • 技巧:按照这些词的顺序排列句子,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2. 找“空间词”

    • 空间词: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远到近、从左到右、越过、穿过、前面、后面、旁边
    • 技巧:如果描写的是景物或静态画面,按照空间顺序排列。
  3. 找“逻辑关系”

    • 因果关系:因为.....;由于.....,表示原因的句子通常在前,表示结果的句子在后。
    • 总分关系:总起句在前,分述句在后。
    • 转折关系:虽然.....,表示转折的词“后面的内容更重要,常在句末。
    • 承上启下:寻找哪一句的结尾和下一句的开头有联系,可以自然地衔接。

第四步:通读检查,语意通顺

按照排好的顺序,完整地读一遍,看看是否通顺、连贯,有没有逻辑不通顺的地方,如果读起来别扭,就说明顺序可能有问题,需要回头检查。


常见题型与技巧

小学的句子排序题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叙事性排序(最常见)

描述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 技巧时间顺序是王道! 抓住“然后、最后”等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基本就能搞定。

  • ( )小明跑到河边,把鱼竿甩进水里。 ( )他钓了半天,一条鱼也没钓到。 ( )星期天,小明和爸爸去钓鱼。 ( )爸爸笑着说:“钓鱼要有耐心。” ( )忽然,鱼漂动了一下,小明赶紧把鱼竿提起来。 ( )哇,钓上了一条大鱼!

  • 解析

    1. 龙头:“星期天,小明和爸爸去钓鱼。”(交代时间、人物、事件)
    2. 龙尾:“哇,钓上了一条大鱼!”(描述最终结果,有惊喜感)
    3. 排序
      • 开头:去钓鱼。
      • 甩鱼竿。
      • 半天没钓到。
      • 再然后:鱼漂动了。
      • 钓上大鱼。
      • 穿插:爸爸的话应该是在“半天没钓到”之后,作为安慰和指导。
    4. 正确顺序:3 → 1 → 2 → 5 → 4 → 6

写景状物性排序

描写一个地方的景色或一个物体的样子。

  • 技巧空间顺序是关键! 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中间到四周”等顺序排列。

  • ( )池塘边,几棵柳树垂下长长的枝条,好像在梳洗自己的长发。 ( )我的家乡真美啊! ( )蓝蓝的天空下,是一片碧绿的田野。 ( )田野中间有一个清澈的池塘。 ( )池塘里,几只鸭子正在快活地游来游去。

  • 解析

    1. 龙头:“我的家乡真美啊!”(总起句,抒发感情)
    2. 龙尾:通常是描写具体景物的句子,但这里没有一个明显的总结句,所以我们要看空间顺序。
    3. 排序
      • 整体开始:“蓝蓝的天空下,是一片碧绿的田野。”(天空 → 田野)
      • 局部:“田野中间有一个清澈的池塘。”(田野 → 池塘)
      • 再到池塘周围:“池塘边,几棵柳树...”(池塘 → 岸边)
      • 最后到池塘里面:“池塘里,几只鸭子...”(池塘 → 水中)
    4. 正确顺序:2 → 3 → 4 → 1 → 5

说明性/介绍性排序

介绍一个物品或一种事物的特点、功能等。

  • 技巧逻辑顺序是核心! 通常遵循“总-分”结构,或者按照事物的几个方面来介绍。

  • ( )它的身体胖乎乎的,浑身长着雪白的毛。 ( )两只大眼睛像两颗晶莹的红宝石。 ( )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白兔。 ( )它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非常有趣。

  • 解析

    1. 龙头:“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白兔。”(总起句,介绍对象)
    2. 龙尾:“它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非常有趣。”(描述动态,作为结尾,很生动)
    3. 排序
      • 中间两句是描述小白兔的静态外貌
      • 按照“身体 → 眼睛”的顺序来描述,非常自然。
    4. 正确顺序:3 → 1 → 2 → 4

专项技巧锦囊

  1. 寻找“指代词”:句子中的“它”、“这”、“那”、“他”、“这些”等词,通常指代的是前面已经出现过的内容,含有指代词的句子,一般不会是开头句。
  2. 寻找“对话”:如果是对话,要考虑说话的顺序和语境。“问”句通常在“答”句前面。
  3. 寻找“关联词”:“因为.....”、“虽然.....”等关联词是成对出现的,把它们配对,就能确定先后顺序。
  4. 先易后难:如果实在找不到头绪,可以先确定最明显的两句(比如龙头和龙尾),再剩下的句子中寻找线索,逐一排除。

如何练习和提高?

1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