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工装渠道沟通,如何用技巧拿下订单?

以下我将从心态、策略、场景化话术三个维度,为您系统地拆解工装渠道的沟通技巧。

工装渠道沟通,如何用技巧拿下订单?-图1


核心心态转变:从“卖产品”到“当顾问”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零售思维是“把产品卖给你”,而工装思维是“帮你解决问题”。

  • 零售思维:你看我们的这款工装,面料多好,款式多新潮,穿上多有型。
  • 工装思维:王总,我了解到您公司最近在为一线员工更新工装,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如何通过一套合适的工装,既能提升员工的专业形象和客户信任度,又能降低洗涤成本和更换频率,帮您实现降本增效。

心态转变要点

  1. 我是专家:你是行业解决方案专家,不是推销员。
  2. 客户是主角:你的目标是让客户多说,你多听,找到他的“痛点”。
  3. 价值导向:时刻思考“我说的每一句话,能为客户带来什么价值?”

核心沟通策略

建立信任,而非急于推销

工装采购决策周期长,流程复杂,信任是合作的基石。

  • 专业形象:着装得体,谈吐专业,展现你对该行业的深刻理解。
  • 准备充分:带上公司资质、成功案例(最好是同行业的)、样品册、面料卡,这些都是建立信任的“弹药”。
  • 信守承诺:说好今天发资料,绝不拖到明天,答应的样品,准时送达。

价值导向,而非价格导向

客户永远关心“成本”,但更关心“总拥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

  • 算账:不要只报单价,要帮他算总账。
    • 错误说法:“我们的T恤一件80元。”
    • 正确说法:“王总,我们这件T恤虽然单价是80元,但用的是高密度纯棉,耐磨耐洗,正常穿着至少能洗50次以上,而普通T恤可能洗20次就变形了,算下来,我们每次的穿着成本其实更低,而且员工形象更统一,更有精神。”
  • 强调ROI(投资回报率)
    • 提升品牌形象:统一的工装是移动的广告牌,能增强客户对贵公司专业度的认可。
    • 提升员工归属感:一套得体的工装能让员工感觉自己是团队一员,提升士气和凝聚力。
    • 降低管理成本:统一的着装规范减少了员工在穿着上的攀比和随意性。

提问式沟通,精准挖掘需求

不要滔滔不绝地讲产品,要通过提问引导客户说出他的真实需求。

  • 开放式问题:了解宏观情况。
    • “王总,请问贵公司这次更新工装,主要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呢?”
    • “您对这次工装的期望目标是什么?比如在形象上、功能上或者成本上。”
  • 封闭式问题:确认具体细节。
    • “我理解,您希望工装既要舒适透气,又要耐脏好打理,对吗?”
    • “目前公司大概有多少位员工需要配备工装?男女比例大概是多少?”
  • 引导式问题:展示你的专业性和解决方案。

    “考虑到您的员工大部分时间在户外作业,您觉得面料上更看重耐磨性还是防晒性?我们有一种面料在这两方面表现都非常出色。”

方案式呈现,而非产品罗列

不要说“我们有A、B、C三款产品”,而要说“根据您的需求,我为您设计了三个方案”。

  • 方案A(经济型):侧重性价比,满足基本功能需求。
  • 方案B(标准型):在性价比基础上,提升面料舒适度和品牌形象。
  • 方案C(高端型):突出功能性、科技感和品牌定制化服务。
  • 这样做的好处:把选择权交给客户,让他感觉是为他“量身定制”的,同时也能覆盖他不同预算的可能性。

场景化话术拆解

初次电话/拜访,建立联系

目标:引起兴趣,争取到面谈或资料发送的机会。

话术模板

“喂,您好,请问是XX公司的王总/李经理吗?”

(等待确认)

“王总您好,我是[你的公司名]的[你的名字],我们是一家专注于为企业提供工装整体解决方案的公司,我看到贵公司是[行业领域,如:餐饮/物流/建筑]的龙头企业,我们之前已经为[知名同行业公司A]和[公司B]等企业服务过,帮助他们通过工装优化,提升了员工形象和客户信任度。”

“冒昧打扰,不知道您是否方便花5分钟时间,简单了解一下我们是如何帮这些同行解决工装难题的?或者我先把一些成功案例和方案发给您参考一下?”

关键点

  • 亮明身份和来意:清晰、专业。
  • 赞美和关联:点出对方行业地位,并用“同行案例”建立信任感。
  • 提出低门槛请求:“5分钟”或“发资料”,降低对方的防备心。

挖掘客户需求(面谈中)

目标:全面了解客户的痛点、预算、决策流程。

话术模板

“王总,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为了能给您提供最合适的方案,我想先请教几个问题。”

  1. (了解动机):“这次贵公司计划为员工更换新工装,主要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呢?是旧工装损耗严重,还是想提升一下公司的整体形象?”
  2. (了解人群):“这次大概有多少位员工需要配备?主要分布在哪些岗位?比如是前厅服务人员,还是后厨工作人员?男女比例大概多少?”
  3. (了解功能):“不同岗位对工装的要求可能不太一样,前厅可能更看重整洁、有型;而后厨可能更看重耐脏、防火,您看是这样吗?”
  4. (了解预算):“关于这次工装的预算,您心里大概有个范围吗?比如是按人头,还是按总投入来算?这样我能确保给您推荐的方案是在预算内的最优解。”
  5. (了解流程):“最后想了解一下,这次采购大概的决策流程是怎样的?除了您,还有哪些同事会参与进来?比如行政部或者财务部?”

关键点

  • 多听少说:你问得越多,客户说得越多,你掌握的信息就越准。
  • 层层递进:从宏观到微观,从感性到理性。
  • 尊重隐私:预算问题要委婉,用“范围”代替“具体数字”。

呈现方案,处理价格异议

目标:展示方案价值,化解价格压力,促成合作。

话术模板(处理价格异议)

(客户说):“你们的方案不错,但是价格比XX公司要高一些。”

(错误回答):“不会啊,我们质量好。” / “一分钱一分货。”

(正确回答 - 价值重塑法): “王总,我非常理解您对成本的考量,这也是我们做方案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您看,我们的报价确实比XX公司高了一点,但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面料成本:我们采用的是[具体面料名称,如:60支精梳棉],这种面料手感更细腻,透气性更好,而且经过特殊抗皱处理,员工穿着更舒适,也更容易打理。
  2. 工艺成本:我们的车缝用的是[具体工艺,如:套结加固、双线包边],这在袖口、领口等易磨损部位能大大延长使用寿命,减少您未来更换的频率。
  3. 服务成本:我们提供[具体服务,如:三年免费洗涤/破损维修服务],以及定期的形象维护建议,这算下来,您的一次性投入虽然高一点,但长期的总拥有成本其实是更低的,而且员工的满意度和专业形象是实实在在的收益。

我建议我们不妨拿两件样品回去,让几位核心员工实际体验一下,感受一下面料和工艺的差别,您觉得呢?”

关键点

  • 先认同,再解释:不要直接反驳,先表示理解。
  • 拆分价值点:把价格拆解成客户能感知到的具体价值(面料、工艺、服务)。
  • **引导体验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