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从事模板工作的人来说,掌握精湛技巧是提升工程质量与效率的关键,随着建筑行业技术标准和工艺要求的不断更新,模板工需要持续学习并应用最新方法,才能确保混凝土结构成型精准、安全可靠。

精准测量与放样技术
精准测量是模板工程的第一步,也是决定结构位置与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核心环节,现代模板工程已普遍采用数字化测量工具,如全站仪、激光扫平仪等,结合BIM模型进行现场放样,在高层建筑核心筒施工中,采用全站仪进行轴线投测,能够将误差控制在±3毫米以内,远高于传统吊锤法的精度,操作时,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原则,先建立主控轴线网,再依次放出细部尺寸。
测量数据必须与结构图纸反复核对,特别注意不同专业管道预留洞口的定位,建议采用“双人复核制”,即一人测量另一人校对,最大限度避免人为误差,对于弧形或异形结构,可预先在BIM模型中提取关键点坐标,再使用全站仪在现场进行点位放样,确保复杂几何形状的准确实现。
模板体系选择与优化
不同工程结构需要匹配相应的模板体系,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2024年发布的《建筑模板脚手架行业发展报告》,目前我国主流模板体系包括:
| 模板类型 | 市场占有率 | 适用场景 | 周转次数 |
|---|---|---|---|
| 铝合金模板 | 5% | 高层住宅、标准化建筑 | 200-300次 |
| 塑料模板 | 2% | 曲面结构、重复使用率高的工程 | 50-80次 |
| 复合模板 | 7% | 各类民用建筑 | 20-30次 |
| 木模板 | 6% | 异形结构、局部补板 | 5-8次 |
数据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建筑模板脚手架行业发展报告》2024年
选择模板体系时,除考虑周转次数外,还需评估工程结构复杂度、工期要求和经济成本,例如铝合金模板虽初始投入高,但在30层以上标准层住宅项目中,平均可降低综合成本约12%,同时提升施工速度约25%。
模板安装精细化操作
模板安装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成型效果,在墙柱模板安装中,应采用“先垂直后水平”的施工顺序,即先立竖向承重构件模板,再安装梁板模板,关键技巧包括:
-
接缝处理:模板接缝处应使用专用密封胶条,防止漏浆,根据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2023年实测数据,使用合格密封胶条可减少90%的漏浆现象,提高混凝土表面观感质量。
-
加固系统:对拉螺栓间距需经严格计算,一般墙柱高度3米以内,螺栓纵向间距不超过450毫米,横向间距不超过600毫米,对于厚度大于500毫米的墙体,应采用双螺母加固,防止混凝土侧压力导致爆模。
-
垂直度控制:使用2米长专用检测尺检查垂直度,允许偏差应小于层高的1/1000且不大于5毫米,在风力较大环境下施工,应增设临时支撑,避免模板晃动影响精度。
新型模板技术应用
随着建筑工业化发展,新型模板技术不断涌现,值得关注的创新包括:
-
智能爬升模板系统:集成液压顶升、自动调平功能,在超高层建筑中应用广泛,如上海中心大厦施工时采用的智能爬模系统,实现了每日1层的施工速度,垂直度偏差控制在H/10000以内(H为建筑总高度)。
-
3D打印模板技术:适用于复杂装饰构件制作,通过数字化建模直接打印出模板内腔,实现传统工艺难以完成的曲面造型,北京某艺术中心项目采用该技术,成功制作出双曲面清水混凝土墙体,误差小于1.5毫米。
-
透光模板技术:在模板内侧附着特殊薄膜,使混凝土表面产生镜面效果,这种技术在日本博物馆和艺术馆项目中已成熟应用,国内杭州某美术馆项目也成功采用,获得理想的装饰效果。
质量控制与安全要点
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应贯穿施工全过程,混凝土浇筑前,必须进行模板工程验收,重点检查标高、截面尺寸、接缝严密性及支撑系统稳定性,根据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24年统计数据,规范执行模板验收程序的工程,结构尺寸合格率可达98.7%,较未规范执行的工程提高近9个百分点。
安全方面,模板支撑系统必须按专项方案搭设,特别是高支模工程(搭设高度8米及以上,或跨度18米及以上),支撑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纵横向水平杆按步距不大于1.5米设置,同时设置竖向和水平剪刀撑,形成稳定空间结构,拆除模板时,必须达到规定混凝土强度,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原则,严禁大面积撬落。
职业能力提升方向
现代模板工已不再是简单体力劳动者,而需要具备多学科知识和技能,建议从以下方面提升专业能力:
-
图纸识读能力:不仅要看懂建筑结构图,还需能理解机电管线综合图,避免模板安装与管道预留冲突。
-
基本计算能力:掌握混凝土侧压力计算、支撑系统承载力验算等基本技能,确保模板体系安全可靠。
-
新技术学习:主动学习BIM技术、装配式建筑相关知识,适应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中国建筑业协会模板脚手架分会2023年调研显示,掌握BIM技术的模板工薪资水平比普通模板工高出35%以上。
模板工作作为建筑工程的关键环节,其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在建筑行业向工业化、智能化转型的今天,模板工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通过精细化操作和创新应用,为建造优质工程贡献力量,只有将传统经验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