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2025高考英语冲刺,这些技巧能提分吗?

第一部分:备考策略(高三全年规划)

备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高考英语应对技巧-图1

基础夯实阶段(高三上学期及以前)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解决“单词”和“语法”两大核心问题。

  1. 词汇为王,持续记忆

    • 工具:使用高考英语3500词词汇书或APP(如百词斩、扇贝单词等),制定每日背诵计划,每天背50-100个新词,并复习前一天的旧词。
    • 方法
      • 词根词缀法:高效扩展词汇量,理解单词构成。
      • 语境记忆法:在阅读和完形填空中遇到生词,结合上下文记忆,效果远好于死记硬背。
      • 分类记忆法:将同类词汇(如情感类、运动类、科技类)放在一起记忆,形成网络。
    • 目标:到高三上学期结束时,熟练掌握考纲要求的3500个单词,并认识大量高频词组。
  2. 语法为纲,系统梳理

    • 重点掌握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三大从句(名词性、定语、状语)、虚拟语气、特殊句式(倒装、强调、省略)等核心语法点。
    • 方法
      • 回归教材:重新梳理高中课本中的语法知识点,确保没有遗漏。
      • 专题训练:针对薄弱语法点进行专项练习,通过做题来巩固和理解。
      • 建立错题本:记录做错的语法题,分析错误原因,定期回顾。

能力提升阶段(高三下学期)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将基础知识应用到各个题型中,提升解题能力和速度。

  1. 听力:精听与泛听结合

    • 精听:每周做2-3套高考听力真题,第一遍正常做题,第二遍对照原文听,找出没听懂的地方,跟读模仿,纠正发音。
    • 泛听:利用碎片时间听英语新闻(如VOA慢速/常速、BBC)、英文歌曲、看英美剧(初期可开双语字幕),培养语感。
  2. 阅读理解:限时训练,总结技巧

    • 限时训练:每周做3-4套阅读理解,严格控制在35-40分钟内完成。
    • 技巧总结
      • 先看题干,再读文章:带着问题去阅读,定位关键信息,提高效率。
      • 识别文章结构:注意段落首尾句和转折词(but, however, yet),它们往往是考点所在。
      • 长难句分析:学会拆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找出主干(主谓宾)。
      • 同义替换:正确选项往往是原文信息的同义改写,警惕原词原句的陷阱。
  3. 完形填空:逻辑与语感并重

    • 第一遍通读:快速浏览全文,了解大意,不要急着做题。
    • 第二遍细读:结合上下文、固定搭配、词义辨析和逻辑关系进行选择。
    • 第三遍复查:将所有选项填入,通读全文,检查是否通顺、逻辑是否连贯。
    • 积累固定搭配和高频词组:这是完形填空的必考内容。
  4. 语法填空/短文改错:回归基础,细节致胜

    • 语法填空:分析句子成分,判断所需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再根据语法规则(时态、语态、单复数、非谓语等)确定形式。
    • 短文改错:重点关注十大错误类型:名词单复数、动词时态语态、代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冠词、非谓语动词、固定搭配、上下文逻辑、词性错误,做题时要有“找错”的意识。
  5. 书面表达:积累素材,打造模板

    • 背诵范文:每周背诵1-2篇不同类型(如图表、书信、议论文)的优秀范文,积累高级词汇、句型和连接词。
    • 打造模板:针对不同文体,准备自己的“开头-主体-模板,考场上可以灵活套用,节省时间。
    • 动手练习:每周至少写一篇作文,请老师或同学批改,找出问题并加以改进,注意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第二部分:考场技巧(临场发挥)

良好的心态和科学的答题顺序是成功的一半。

答题顺序建议

推荐顺序:听力 → 阅读理解 → 语法填空/短文改错 → 书面表达 → 完形填空

  • 为什么这样排?

    1. 听力:有固定时间,必须最先完成。
    2. 阅读理解:分值高,需要清醒的大脑来处理信息,放在前面状态最好。
    3. 语法填空/短文改错:属于“死功夫”,考察的是扎实的基础,适合放在中间阶段。
    4. 书面表达:需要完整的时间和连贯的思维,放在倒数第二,确保有足够时间构思和书写。
    5. 完形填空:综合性最强,难度最大,适合放在最后,即使时间紧张,也可以根据语感蒙一些答案,不至于全空。
  • 核心原则先易后难,先分值后分值,保证自己会的题都拿到分,再去攻克难题。

各题型临场技巧

  1. 听力

    • 提前浏览:利用播放指令和问题间隙,快速浏览题干和选项,预测内容。
    • 集中精力:紧跟录音,不要纠结于上一道没听清的题,果断放弃,准备下一题。
    • 捕捉关键词:注意听数字、人名、地点、时间等关键信息。
  2. 阅读理解

    • 细节题:准确定位原文,同义替换是关键。
    • 推理判断题:基于原文进行合理推断,切忌主观臆断。
    • 主旨大意题:关注首尾段和各段首句,避免以偏概全。
    • 词义猜测题:利用上下文语境和词根词缀进行猜测。
  3. 完形填空

    • 上下文逻辑:特别注意表示转折、因果、并列的连词(but, so, and, because等)。
    • 固定搭配:牢记动词、名词、形容词的固定搭配。
    • 复现原则:原文中出现的词(尤其是名词、动词)很可能会在后面以原词或同义词形式复现,这是重要的解题线索。
  4. 语法填空/短文改错

    • 语法填空:若空格在名词前,考虑冠词/形容词;在动词前,考虑主语/情态动词;在句首,考虑连词。
    • 短文改错:遵循“最少改动”原则,一个错误只改一处,通常8-10个错误,错误类型分布均匀。
  5. 书面表达

    • 审题三分钟:仔细看题目要求,确定文体、时态、人称和要点,不要遗漏。
    • 列提纲:用简单的关键词列出文章结构,确保逻辑清晰。
    • 三段式结构:开头点明主题,中间分点论述,结尾总结升华。
    • 善用“高级”元素:适当使用1-2个复杂句(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高级词汇和连接词(如However, Furthermore, Consequently),让文章增色。
    • 检查:写完后留出3-5分钟检查,检查拼写、语法、时态和主谓一致错误。

时间管理与心态调整

  • 时间管理:考前进行全真模拟,合理分配每个题型的时间。
    • 听力:20分钟
    • 阅读:35分钟
    • 完形:15分钟
    • 语法填空/改错:10分钟
    • 书面表达:30分钟
    • 涂卡/检查:10分钟
  • 心态调整
    • 遇到难题不慌张:果断跳过,先做会的,保证基础分,所有考生都觉得难,你难别人也难。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