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理念:先“育人”,再“育文”
在开始辅导前,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观念: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要把写作文当成一项苦差事,保护孩子对生活的热情和好奇心,这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 “说”在“写”之前: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先鼓励他们“说”作文,把口头语言组织好,再落到笔头上,会容易很多。
- 多鼓励,少批评:孩子的作文是稚嫩的,多发现其中的闪光点(一个生动的词语、一个有趣的句子),再委婉地提出建议,打击只会让孩子畏难。
- 生活是写作的素材库:引导孩子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体验、感受生活,作文才有内容可写。
分年级辅导技巧(循序渐进)
不同年级的孩子认知水平和表达能力不同,辅导方法也应有所侧重。
低年级(一、二年级):重点是“敢写”和“写通”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让孩子觉得“写作不难”,并能写通顺、完整的句子。
-
辅导重点:
- 看图写话:这是低年级作文的起点。
- 技巧:引导孩子按顺序观察(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问“图上有什么?在做什么?心情怎么样?”帮助他们把零散的画面串联成一个小故事。
- 句式练习:提供简单的句式框架,如“……有……”、“……在……”、“……像……”,鼓励孩子用“的、地、得”。
- 词语积累:通过阅读绘本、儿歌,积累好听的词语,可以玩“词语接龙”游戏。
- 写一句话日记:要求不高,每天写一句自己想说的话,今天我吃了苹果,很甜。”或者“我看到一只小猫在晒太阳。”
- 看图写话:这是低年级作文的起点。
-
家长怎么做:
- 当“速记员”:孩子口述故事时,家长可以帮忙记录下来,然后念给孩子听,让他感受到“说”出来的故事可以变成文字。
- 多提问,少给答案:用“后来呢?”“他为什么这么做?”来引导孩子展开想象,而不是直接告诉他怎么写。
中年级(三、四年级):重点是“写具体”和“有顺序”
这个阶段是作文的“爬坡期”,要求孩子能把事情写清楚,并初步学习一些写作方法。
-
辅导重点:
- 叙事清晰:学习按“时间顺序”或“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可以引导孩子用“先……………”来梳理思路。
- 写具体:这是中年级的核心,告别“流水账”。
- 技巧:引导孩子调动“五官”去感受。
- 看到的:颜色、形状、大小。(“苹果又大又圆,红彤彤的。”)
- 听到的:声音。(“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唱歌。”)
- 闻到的:气味。(“公园里花香扑鼻。”)
- 尝到的:味道。(“糖醋排骨又酸又甜,真好吃。”)
- 感觉到的:冷热、软硬、心情。(“我的心怦怦直跳,紧张极了。”)
- 技巧:引导孩子调动“五官”去感受。
- 学习简单的修辞:初步接触比喻句、拟人句,让文字更生动。
-
家长怎么做:
- 一起做“思维导图”:确定一个主题(如“一次运动会”),和孩子一起画出时间线,在每个时间点上写下关键词,赛前紧张”、“比赛过程”、“赛后感受”,这能让文章结构一目了然。
- “扩句”游戏:给出一个简单的句子,如“小明跑。”,然后问“小明怎么跑的?”“他为什么要跑?”“他跑得快不快?”,一步步扩写成“小明像一阵风似的,飞快地向终点跑去,生怕被别人超过。”
高年级(五、六年级):重点是“写深刻”和“有文采”
这个阶段要求孩子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文章要有中心思想,并运用更丰富的表达技巧。
-
辅导重点:
- 立意明确: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辅导时先和孩子讨论:“你想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什么?”是赞美一种精神,还是说明一个道理?
- 详略得当:引导孩子区分哪些是主要内容,要详细写;哪些是次要内容,要简略写,比如写“一次旅行”,路上的风景可以略写,某个景点的详细体验和感受就要详写。
- 表达方式多样: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在记叙中穿插心理描写、环境描写,让文章更有层次。
- 开头结尾要精彩:学习用“开门见山”、“设置悬念”、“引用名言”等方式开头;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引人深思”等方式结尾。
-
家长怎么做:
- 做“第一个读者”:写完后,先读给孩子听,然后以提问的方式反馈:“你为什么选择这件事来写?”“这里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如果换一种写法,会不会更好?”
- 提供“脚手架”:当孩子卡壳时,可以提供一些词语或句式作为参考,但不能代笔,想写“母爱”,可以提示他“妈妈做的饭菜”、“深夜的灯光”、“生病时的照顾”等具体场景。
- 推荐范文,但要“学其神,而非形”:读优秀的范文,不是为了让孩子模仿抄袭,而是和他一起分析:这篇文章好在哪里?是结构巧妙,还是情感真挚?我们可以学到什么方法?
通用的具体辅导方法
- 阅读是基础:坚持每天阅读课外书(绘本、童话、科普、儿童文学等),好作文是“读”出来的,鼓励孩子摘抄好词好句,并尝试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
- 观察是源泉:鼓励孩子多观察生活,散步时看看花草,吃饭时聊聊家常,旅行时记录见闻,可以准备一个“素材本”,随时记录下有趣的事、好看的人、特别的景。
- “头脑风暴”:动笔前,和孩子聊聊他想写的主题,帮他打开思路,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所有相关的想法都列出来,再进行筛选和组织。
- 修改是关键:告诉孩子“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和孩子一起读他的作文,像医生看病一样,找找“病因”:
- 病句:句子不通顺。
- “口水话”:可以换一个更生动的词。
- “干巴巴”:这里可以加上一些描写吗?
- “跑题”:这段和中心思想有关系吗?
- 建立“成就档案”:把孩子写得好的作文(哪怕只是几句)收集起来,装订成册,定期“发表”给家人看,这会给他巨大的鼓励。
家长心态与禁忌
-
要做的:
- 耐心陪伴:把写作看作是亲子交流的机会,而不是一项任务。
- 共同成长:和孩子一起学习,你不懂的可以和他一起查资料,做他的学习伙伴。
- 庆祝进步:哪怕只是比上次多用了一个好词,也要及时表扬。
-
禁忌:
- 忌催促和比较:“你怎么这么慢!”“你看人家XXX写得比你好多了!”
- 忌代劳:直接帮孩子写,或者告诉他每一句必须怎么写,这剥夺了他思考和成长的机会。
- 忌过高要求:用成人的标准去评判孩子的作文,要求他“立意高远、文采飞扬”。
- 忌负面标签:“你就是没有写作天分。”“你就是怕写作文。”
总结一下:辅导小学作文,就像牵着孩子的手学走路,我们要做的,是提供安全的支持(鼓励、方法),帮他迈开步子(敢写),教他如何保持平衡(结构、顺序),欣赏沿途的风景(观察生活),最终让他能够自信、快乐地跑起来(独立创作),祝您和孩子在写作的道路上,共同成长,收获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