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作网

AI时代,文言翻译技巧还适用吗?

  • :忠实原文,准确、不歪曲、不遗漏地表达原文的内容。
  • :通顺流畅,译文必须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没有语病。
  • :优美典雅,在“信”和“达”的基础上,力求语言优美,能体现原文的风格和韵味。

要达到这三个标准,需要掌握一系列具体的方法和技巧,以下我将从基本原则具体技巧实战步骤三个层面为您详细解析。

AI时代,文言翻译技巧还适用吗?-图1


基本原则:先理解,再翻译

在动笔之前,必须先通读全文,做到以下几点:

  1. 把握整体:了解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写作目的和主要内容,是史书、是散文、是寓言还是奏章?不同的文体,风格和用词都不同。
  2. 联系语境:理解一句话,不能脱离上下文,一个词在A句中是这个意思,在B句中可能是另一个意思,语境是词义最好的“裁判”。
  3. 识别句式:文言文有自己独特的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识别它们是准确翻译的前提。

具体翻译技巧(“六字诀”)

这是翻译过程中最核心、最实用的操作方法,可以概括为 “留、删、补、换、调、变” 六个字。

留 —— 保留原词,古今异义

对于一些专有名词和至今仍在使用或意义基本不变的词语,可以直接保留。

  • 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书名、朝代名等。
    •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到巴陵郡做太守。
    • 庆历滕子京巴陵郡均保留)
  • 至今仍沿用的词语
    • 例:山、水、风、月、心、手等。

删 —— 删除不译,无实义

文言文中有些词语,在现代汉语里是多余的,没有实际意义,翻译时应予以删除。

  • 发语词:位于句首,表示议论、推测、感叹等,如
    • 例:夫战,勇气也。
    • 译:打仗,靠的是勇气。字不译)
  • 句首发语词且夫等。
    • 例: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译:(我)到达的地方,比起喜欢游览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字不译)
  • 句末语气词等。
    • 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译:这真是决定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啊。字不译,但可酌情用语气词“啊”来体现语气)
  • 凑足音节的衬字等。
    • 例:公将鼓之。
    • 译: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是凑足音节的,不译)

补 —— 增补成分,成分省略

文言文常常省略句子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翻译时,必须根据上下文将这些成分补充出来,使句子完整通顺。

  • 省略主语
    • 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前句主语是“渔人”,后句承前省略)
    • 译:(渔人)就丢下船,从洞口进去。
  • 省略谓语
    • 例: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 译: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衰落了,第三次(击鼓)勇气就耗尽了。
  • 省略宾语
    • 例:权以(之)示群下。
    • 译:孙权把(它)给手下的官员们看。
  • 省略介词
    • 例:林尽(于)水源。
    • 译:森林在水源的尽头消失了。
  • 补充量词:古代汉语量词不发达,数词后常直接跟名词,翻译时要加上相应的量词。
    •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译:能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一石前补充量词)

换 —— 替换词语,古今异义

这是最常用也最重要的一步,将文言文的词语替换成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

  • 单音节词换双音节词:这是最主要的替换方式,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
    • 例:我们于是/凭借热水
    • 例:今齐地方千里。
    • 译: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土地方圆
  • 古今异义词:注意同一个词,古今意思可能完全不同。
    • :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
    • 妻子:古义为“妻子和儿女”,今义为“男子的配偶”。
    • 无论:古义为“不要说”,今义为“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
    • 卑鄙:古义为“出身低微,见识浅陋”(多为谦辞),今义为“品行恶劣”。
    •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译:(他)带领妻子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妻子不能译成“老婆”)

调 —— 调整语序,特殊句式

文言文的语序和现代汉语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倒装句,翻译时需要将语序调整过来,使其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 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作宾语、否定句代词作宾语等,宾语常放在动词前。
    • 例:何陋之有? (即 有何陋?)
    • 译:有什么简陋的呢?
    • 例: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 定语后置:修饰名词的定语通常放在中心词之后。
    • 例:马之千里者 (能日行千里的马)
    • 译:能日行千里的马
  • 状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常放在动词之后。
    • 例:战于长勺。
    • 译:在长勺这个地方作战。
  • 主谓倒装:为了强调或抒发情感,有时会把谓语提到主语前面。
    • 例:甚矣,汝之不惠!
    • 译:你真是太不聪明了! (正常语序:汝之不惠,甚矣!)

变 —— 变换说法,意译处理

对于一些无法直译,或者直译后意思不通顺、不优美的句子,需要采用意译的方法,即根据其深层含义,用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重新组织语言。

  • 运用比喻、借代等修辞格
    • 例:秋毫不敢有所近。 (出自《鸿门宴》)
    • 直译:`连秋天鸟兽身上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